不能“视而不见”的黑色素瘤

发布日期:2018-07-04 点击数: 6889 次

黑痣,还是“黑瘤”

黑痣,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几个,从小时候一直陪伴我们到今天。身上长痣,和长头发一样,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哪怕形状古怪了一点,长得大一点,也没什么人会去在意。然而,这些不同寻常的信号可能表明了,你身上的黑痣也许是种可怕的肿瘤——黑色素瘤。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属于皮肤肿瘤的一种,是一种起源于我们正常皮肤中黑色素瘤细胞的肿瘤。它总的发病率大约只占所有肿瘤的1%-2%,所有皮肤恶性肿瘤的5%。但它的威力确实不容忽视,其死亡率在皮肤肿瘤中位居第一。

黑色素瘤的起源与现状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主要诱发因素,包括紫外线照射、严重的日光晒伤史、免疫力下降、痣的不典型增生、皮肤的慢性炎症和损伤、化学性致癌物质的接触等。对中国人而言,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与肢端皮肤的良性痣的机械性摩擦、皮肤的反复炎症等因素关系更为密切。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高位人群包括白种人群、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或严重日晒的人群、免疫力低下人群、慢性皮肤炎症人群及其他皮肤肿瘤家族史包括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家族史的人群。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高发于欧美地区,发病率最高的是美丽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当地的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大概是50/10万。当地人生活悠闲,喜欢晒太阳,却不知白种人皮肤抵御阳光灼伤的能力差,因此长期的紫外线损伤,成为了当地人患有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主要原因。而对黄皮肤的中国人来说,由于我们不太喜欢在阳光下暴晒,所以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大概不到他们的两百分之一,约为0.25/10万,但大城市居民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为0.8/10万。发病率虽然不高,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加上大家近年来对健康的愈发重视,每年的新增病例也是逐年增加。

更不容乐观的是,尽管我国的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低,但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要比西方差得多。相对于国外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头面部和躯干部不同的是,我国的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肢端,特别是足底,占我国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50%左右。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主要病因不是紫外线的照射,而是受力部位长期的摩擦,以及慢性损伤和炎症反应。再加上肢端的病灶比较隐秘,常会和鸡眼、真菌感染等混淆,导致患者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就诊时往往已经处于疾病晚期。相比国外90%以上的早期病理,我国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病例早期的比例不到10%,而超过40%的病例被发现时,已经发生了转移。如此一来,治疗效果也大打折扣,相比欧美90%以上的5年生存率,我国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40%左右。

“ABCDE鉴别法助你发现黑色素瘤

因此,认识皮肤恶性黑色素瘤,重视自己的身上的痣,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那么又该如何鉴别自己身上黑痣的良恶性呢?在这里为大家讲述,一套简单易懂的辨别方法——“ABCDE鉴别法

ABCDE鉴别法”:

A-Asymmetric 对称性:良性的痣一般是对称的,恶性的痣可以各种奇怪的形状;

B-Border 边界:良性的痣一般边界清晰,恶性的黑痣边界模糊,可呈锯齿状,或如晕开的墨水印,甚至如蟹爪一般向外延伸;

C-Color 颜色:良性的痣颜色均匀,一般为黑色,可为红色的血管痣,或蓝痣,恶性的黑痣会呈现出颜色深浅不一,甚至伴色素剥脱出现白化皮肤,当肿瘤伴有出血时,还可能呈现出黑红色;

D-Diameter 直径:良性的黑痣一般很小,不会超过1 cm,长大的速度也很慢,需要经过几年的时间才增大1倍,大于2.5cm的黑痣就有恶变的可能,良性痣恶变,其直径也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

E-Evolution 变化:良性的痣生长缓慢,表面不会有太大变化,恶性的痣在其迅速长大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溃烂甚至出血等现象,患者也会有疼痛、瘙痒等不适感觉。

如果身上发现“可疑”的痣,可根据以上的5条来仔细观察,如果发现了自己身上有可疑的病灶,就要去正规的医院将可疑的黑痣切除送病理检查。对于原发病灶或转移病灶进行手术切除或活检,送病理检查,是诊断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唯一方法,也是对疾病进行明确分期的金标准。

一般对于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原发灶诊断,常规石蜡报告需要7个工作日得到结果。对于前哨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的评估,需要额外进行免疫组化检查,一般在术后2周左右得出结果。对于病灶的分子病理检查,包括b-raf基因、c-kit基因的突变检测,一般需要1个月时间得出结果。若遇上疑难情况,酌情延长。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检查包括临床体检、原发灶的活检和病理检查、相应区域淋巴结的B超、增强CT检查、肝脏B超、胸片等,必要时需进行病灶的细胞学穿刺检查、MRI检查等。目前尚无特异性的血液肿瘤标志物能否筛查或诊断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对非常小的黑痣(直径小于0.5 cm),特别是长在面部的黑痣,出于美观的考虑,也可考虑点痣。但需要注意的是,点痣必须在专业的美容机构或医院进行,不可自己随意处置,否则点痣不尽,反而容易引起恶变。而对于较大的黑痣和色斑,不宜采用点痣的手段。对于已经可疑的病灶,更切忌点痣,因为点痣后没有标本可送病理检查,容易延误病情。

如何治疗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从前,黑色素瘤往往采取大范围地一刀切,创伤较大,甚至会采取高位截肢,目前国际专家共识,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安全切缘大于2 cm即可,不需要过度广泛的切除或截肢,只有在安全切缘后无法保留脚趾手指的情况下,才进行适当的截肢,截肢时也会将义肢的嫁接问题考虑在内。同时,广泛切除术后若皮肤无法直接缝合,考虑联合植皮或转移皮瓣的方式进行创面的修补。

区域淋巴结的前哨活检:谨防过度清扫

以往对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在原发病灶切除的同时,即联合进行区域淋巴结的清扫。但区域淋巴结的清扫创伤较大,术后后遗症较多,且2/3的患者并不存在淋巴结转移。故现在的诊疗常规指出,应当在术前完善体检、B超、增强CT等,明确有无区域淋巴结的转换。若无临床转移证据,则先行区域淋巴结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若活检病理检查为阴性,则不必再扩大清扫。

但若哨淋巴结病理检查为阳性,或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已经证实存在区域淋巴结转移时,进行区域淋巴结的清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