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家族”与我院专家的不了情

审稿/公保才旦 余书勇 发布日期:2020-07-06 点击数: 6624 次

我们是一个非常不幸的家族,肠癌像魔咒一样,紧紧扼住整个家族的命运。就在6月下旬,我的姐姐和六姨,在海南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同一间病房里,相隔3天,分别做了肠癌根治手术……

1、三代12人患肠癌或肠道息肉

我家在定安县,20多年前,我60多岁的外婆,罹患肠癌,并很快离开人世。自此,肠癌像恶魔一样,笼罩了整个家族。我外婆共生育了8个子女。短短几年时间,8姐弟中,先后6人罹患肠癌或查出肠道息肉。噩梦没有结束。现在,到我们这一代,我的两个表哥和我的哥哥、姐姐,又相继得了同一种病。更令家族恐惧的是,我妈妈那一辈,都是到45岁左右才发病。而到我们这一代,二十八九岁就出问题了。“肠癌”就像《百年孤独》中的失眠症一样,笼罩了我们整个家族。就在上周,我表姐也查出肠道息肉。至此,我外婆家族祖孙三代共30人,20人接受胃肠镜检查,有12人患有肠道息肉或肠癌。可怕的是,这场恶梦,还在继续。

2、与省肿瘤医院专家的不了情

两年前,我的两个哥哥相继找海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余书勇教授做了肠癌根治手术,目前身体都很好,没有复发迹象。自此,我们家族与该医院的余书勇、宋健教授等专家结下不了情。6月中旬,我姐姐也是余书勇教授做的手术。由于姐姐一直抗拒治疗,肠癌已转移并侵犯其它器官,手术非常复杂,难度很大。但余教授微创手术技术很过硬,术后次日早上,我姐姐就下床活动了,目前恢复得很好。

微信图片_20200706093344.jpg

余教授(左一)及医护团队为患者实施手术。

我六姨也是肠癌,在省内某中医院治疗,不见效,医生劝我六姨“回家去吧”。因为家庭贫困和对治疗没有信心,六姨准备放弃医治。

看到我姐术后身体恢复得很好,六姨也有了治疗信心,于6月中旬转入省肿瘤医院,并于5天后请余教授做了手术治疗,目前也恢复得很好。我们家族,对余教授非常信任。因为对肠癌的未知与恐惧,我们整个家族可谓“谈肠色变”。我外婆家有一个微信“家族群”,每当得知谁又查出“那种病”,群内语音一片哭声,十分恐惧。越是恐惧,越不敢面对。甚至明知身体已经出问题,开始便血了,也不敢告诉家人,更不愿去检查。也是在余教授的帮助下,我的两个表哥等家人才开始找省肿瘤医院内镜中心的宋健博士做肠镜检查和早期治疗。目前他们定期检查,由于发现及时,疾病得到较好控制。在余教授和宋博士等专家的帮助下,我们家族开始慢慢走出恐惧,正确面对疾病。

微信图片_20200706093355.jpg

余教授(左二)及医护团队看望患者。

就在前几天,我表姐也查出肠道多发性息肉。幸运的是,因为检查的早,目前只需做肠镜下处理就好,对身体健康没有威胁。在专家的帮助下,现在我们家族的人都准备定期做检查,预防息肉癌变。遇到这些专家,真是我们家族的幸运。他们不仅帮助我们治疗身体上的疾病,还通过耐心的心理开导,帮助我们走出恐惧,树立战胜癌魔的信心。病魔无情,人间有爱。在我们遇到治疗费用困难的时候,省肿瘤医院的领导、海南成美慈善基金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我们走出困境,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3、肠癌不可怕 早诊早治是关键

据余教授和宋博士介绍,目前我们家族所有接受检查和治疗的人,患的都是同一种病,叫“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家族性肠道遗传性疾病。医生说,这个病目前没有太好的办法控制。但从我们家族的情况来看,检查越早、治疗越早的,情况都很好。比如我妈妈,因为治疗非常及时,手术很成功,20多年过去了,至今身体健康,没有复发。我的两个表哥,治疗得早,每年坚持做检查,目前身体也都很好。我六姨和我姐因为相信“偏方”,心理上抗拒治疗,最后都出现了癌细胞转移,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现代医学技术非常发达。肿瘤并不可怕,特别是像我们这样有家族性病史的,更要及时检查,并且一定要到正规的、专业的医院去检查和治疗。

【专家科普】

微信图片_20200706093424.jpg

余书勇: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表现为整个结直肠(大肠)布满大小不一的腺瘤。多在15岁前后出现息肉,且息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FAP本身是一种良性息肉。但如不及时治疗,其癌变率极高,风险系数极大。之所以会出现“肠癌家族”,就是因为没有及早治疗导致的。

微信图片_20200706093431.jpg

宋健:消化道恶性肿瘤是可防可控的,尤其家族性疾病,因为“心中有数”,从理论上说更好防控。有该病史的直系亲属成员,在15岁左右开始就要定期做肠镜检查,一旦发现高危息肉,及时摘除,就可降低癌变风险,有效避免出现“肠癌家族”的发生。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目前唯一有效的防控手段,就是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微信图片_20200706093439.jpg

赵曦:遗传性结直肠癌占全部结直肠癌的15%。其中,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随着基因诊断技术,特别是近两年PD-1在结直肠癌免疫治疗上的突破,也为这类病人带来了光明。因此,只要正确对待,尽早检查,没必要“谈肠癌色变”。

口述/符春兰(化名) 整理/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