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作为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因在国际及国内显著上升的发病率而受到广泛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5年起的国内流行病学统计显示,甲状腺癌已经成为女性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种恶性肿瘤,而且新发病例在逐年递增,部分城市占居女性癌症首位的乳腺癌发病率交出榜首位置,下降到第二位,取而代之的是甲状腺癌。
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高于男性
海南省肿瘤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邓晓聪介绍,甲状腺癌的明确发病因素有两个:电离辐射和家族遗传因素,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比例约为1:3,而在女性中发病率较高是多因素造成的,主要原因是群众的健康体检意识增加和超声诊断水平的提高,同时研究推测有可能与雌孕激素水平有关,是否与情绪、压力、内环境紊乱、生活环境、遗传等诸多因素相关尚未完全明确。
邓晓聪介绍,从临床上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来看,部分甲状腺癌患者都有基础性甲状腺疾病,例如桥本甲状腺炎、功能亢进行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等,其中一些患者长期饮食不规律、营养不均衡,日常工作、生活压力较大,情绪时常处于低落、忧郁、愤怒等状态,特别体现在,部分女性由于家庭关系不和谐、工作时间过长或是人际关系紧张,容易出现焦虑、郁闷、神思烦乱等情况,成为甲状腺癌发病的一大诱因。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情及稳定的生活习惯,提升自我抗压能力,对甲状腺疾病及甲状腺癌的预防有很大的帮助。
术后服药成治疗关键
甲状腺癌发展速度非常缓慢,10年生存率达90%以上,是所有癌症中最为乐观的。
临床上,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分为4种: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及未分化癌。这4种类型的病例数依次减少,总体预后效果也是依次降低。占比最大的是乳头状癌及滤泡状癌,合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总体预后良好(约居全身所有部位恶性肿瘤预后良好程度前三位),且生存期较长(约95%以上患者超过10年)。后两种类型的预后较差,髓样癌稍好,但是总体没有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预后好,且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未分化癌预后极差,发病率非常低,基本上发现时就处于晚期,多见于老年患者(70岁以上多见),手术、放疗、化疗等常规治疗手段均对其没有明确的疗效,从发病到死亡平均3-6个月,1年生存率仅为5%-15%。
从发展速度来说,最常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普通乌龟的话,甲状腺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就是爬得较快的那几只,不过100个甲状腺癌病例中可能只有5-10个甲状腺髓样癌或未分化癌。确诊方式除了穿刺之外,还可以结合彩超+抽血检查CEA和降钙素,并结合甲状腺功能判断。
甲状腺癌顽固性强,手术后局部复发可能性在7%~14%,术后还存在低钙和神经损伤的风险,或需终生服用甲状腺素片。邓晓聪介绍,左旋甲状腺素片是可以在体内直接起作用的甲状腺激素,任何人如果体内缺乏甲状腺激素,都会出现疲劳、乏力、代谢缓慢等诸多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手术后,患者甲状腺体积会缺失至少60%,剩下的腺体分泌的激素是不够患者身体各个器官功能正常运转的。因此,术后还是建议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在这个基础上,将甲状腺癌患者的药量稍微上调,达到一个很轻微的类似甲亢的状态,还会帮助患者预防复发及转移的发生。患者不要对术后吃药这件事情有过多的顾虑,谨遵医嘱才是正确的治疗态度。
更多观点
甲状腺结节大小不能判断良恶性
很多确诊患者的病灶直径都≤1cm,但微小癌不等同于低危险癌及早期癌,因为甲状腺癌是否转移与癌灶本身的大小无关,甚至术中会发现很多病灶直径很小的甲状腺癌会出现向甲状腺周边组织浸润生长、多发及远处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甲状腺癌早期易颈部淋巴结转移
甲状腺癌在发病早期容易向颈部淋巴结转移。因此,超声科医师一定会在描述甲状腺结节的同时查看颈部淋巴结的情况。
稿件来源:健康促进宣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