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影像专家慧眼“揪出”早期肺癌

审稿/医务部 于丽娟 发布日期:2024-02-01 点击数: 4953 次

三年前,王女士体检时发现肺结节,抗炎治疗后,结节没有消退。海南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于丽娟教授阅片后发现“端倪”,并建议王女士及时进行手术。术后病理结果为“早期肺癌”。

“幸亏发现及时,解决了一个大隐患。” 1月31日,王女士专程来到海南省肿瘤医院肺小结节门诊,向于丽娟教授表达感激之情。

肺结节成了“心上结”

2019年初,来海南过冬养老的王女士在外院体检时意外发现左肺有一个6mm的“磨玻璃结节”,医生诊断为肺部炎症并开了消炎药。

几年来,王女士坚持遵医嘱定期复查,报告显示结节大小无变化。但检查报告上“肺结节”几个字却成了她心中解不开的“心结”。

每每想到肺上有“疙瘩”,王女士内心纠结不安,吃不好也睡不香。

为了进一步明确肺结节性质,王女士经多方咨询打听,慕名找到知名肺小结节诊断专家、海南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于丽娟教授阅片。

于教授建议她做肺三维薄层CT复查,三维CT发现王女士的磨玻璃结节在横断面上是6mm,但在冠状位和矢状位是8mm,而且邻近斜裂胸膜,认真分析比对后,于丽娟教授给出了准确的判断——早期肺癌且已达到了微浸润腺癌阶段,建议尽快手术处理。

及时手术阻断恶疾

于丽娟教授精准的诊断,给了王女士做手术的决心。王女士远在北京工作的儿子立即预约了当地知名的胸外科专家看诊。

很快,王女士顺利接受了肺部微创手术,术后病理为早期微侵润腺癌,证实了于丽娟教授的判断。

“你们海南的专家真厉害,通过影像片子发现这么早期的肺癌。”北京外科专家盛赞。

因处理及时,术后王女士无需再做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王女士对此深表感激。

此后,每半年王女士都来找于丽娟教授复诊。“看到于丽娟教授,心里才踏实。”王女士表示。


于丽娟教授(前中)与团队医生阅片讨论

火眼金睛察秋毫

于丽娟教授介绍,肺结节复杂多样,诊断难度高,特别是疑难复杂肺小结节病灶,需要阅片专家具有丰富的肺结节诊断经验,结合高分辨率三维CT,仔细分析判断,才能做出精准的诊断。尤其磨玻璃结节样早期肺癌像云絮一样,与炎症形态十分相似,穿刺活检也很难取到肿瘤细胞,全凭影像专家的专业功底。

于丽娟教授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专攻肺结节影像诊断,她将大量疑难复杂的影像与病理切片反复对照,不断扩展阅片经验。10万多例的影像经验积累,让她炼就甄别良恶性结节的“火眼金睛”,在业内颇负盛名,全国各地不少患者慕名前来找她阅片。

“影像报告的精准判定,对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不仅能免除放化疗痛苦、减轻经济负担,还能保证后期生活质量。”于丽娟教授表示。

2022年初,为给各类肺结节病症患者提供专业诊疗服务,海南省肿瘤医院特别开设了肺小结节专病门诊,提供肺结节诊疗“一体化”服务,即患者在同一诊区即可解决所有相关联的检查、诊断、咨询等问题,极大方便患者就诊,节省检查、诊断时间,节省诊疗费用。同时提升了早期肺癌的发现率和及时手术率,改善目前肺癌发现时多为中晚期的局面,做到肺癌早诊、早治,对提高肺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具有极大的意义。

专家介绍




文/陈琳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