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腑之言】如何发现早期肺癌?国内著名肺癌专家杨农教授的“肺腑之言”

发布日期:2023-11-02 点击数: 3097 次

日前,海南省肿瘤医院特聘专家、第六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入选者、国内著名肺癌专家杨农教授受邀做客海南民生广播《健康总动员》栏目。

关于肺结节、肺癌的“那些事”,来听听杨教授的“肺腑之言”。

【特别提示】11月4日、11日杨农教授将在海南肿瘤医院出诊

主持人:上期节目,我们提到了肺结节和肺癌之间的联系,那么肺癌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癌症呢?

杨农教授:癌症是世界各国民众的主要死亡原因和延长预期寿命的重要障碍之一。

据WHO IARC的统计,在112个国家中,年龄小于70岁的群体,癌症是第一或第二大死亡原因。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肺癌新发病例约82.81万例,死亡约65.70万例,新发及死亡人数均居我国恶性肿瘤之首。

主持人:为什么中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第一?主要发病原因是什么?

杨农教授: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仅长期居高不下,其致病因素也较复杂。研究表明,诱发肺癌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吸烟(包括二手烟)、空气污染、长期从事高危暴露职业(如砷、铬、石棉、镍、镉、铍、二氧化硅、柴油废气、煤油烟等)、肺癌家族史、个人基因等因素都有关系。

主持人:大部分早期肺癌患者都是没有症状的是吗?

杨农教授:在肺癌早期,大约80%是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少数仅表现为轻微的咳嗽、咳痰,尤其是老年人,与肺部其他炎症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容易被忽视甚至是误诊。所以,定期检查十分重要。

主持人:说到检查、诊断,其实很多人会弄不清CT和X光,到底哪样检查更合适?

杨农教授:肺部结节一般由CT检查出来。以前常规体检包含的X光胸片,多数情况下只能检查出较大的肿块。通常,肺部病变在CT上的表现,良性和恶性是有区别的,但是肺部小结节的确比较难以判断,毕竟它太小,很多时候也缺乏特异性的表现。

总体来说,目前常用的都是肺部低剂量CT检查,方便、快捷、成本低、检出效率高。

主持人:那么,肺部发现肿物,或结节该怎么办呢?

杨农教授:前面说过,肺部肿物有两种概念,一是肺结节,二是肺肿瘤。单纯从大小上来说,没超过3cm的肺部肿块,也属于肺结节范畴,需要注意甄别。

对于没有完全钙化的肺结节(一般完全钙化的肺结节是良性的),如果直径在1cm以上,原则上就有可能需要手术。

对于1cm以下,且影像学特征不明显的肺结节建议患者先观察,当然这种观察并不是单纯的依赖时间,而是要继续采集患者的病史,定期检查,收集关于结节的更多信息,以期对下一步治疗做出科学、精准的判断。

总之,如果对患者的肺结节评估处于“高危状态”,建议手术切除;反之,可以暂时不考虑手术,以观察为主,要观察多久,取决于结节的大小和性状。

主持人:那么,面对肺癌,具体该如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杨农教授:随着胸部低剂量薄层CT扫描的推广应用,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已不是难题。关键在于每个人首先要有体检意识,每人每年至少全面体检一次身体,体检时应常规接受胸部低剂量薄层CT扫描。

其次,身体有不舒服,特别是出现经久不愈的咳嗽、咯血等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警惕肺癌发生。

主持人:肺癌发现早晚,跟后期治疗有什么关系?

杨农教授:关系太大了,甚至是“生死”之间的关系。

肺癌的治疗与发现早晚有密切关系。早期肺癌,通过手术切除或消融治疗即可,术后不需化疗、服药等,甚至可以完全治愈;但中、晚期肺癌,不仅需要手术切除,还需要配合化疗、服药等一系列治疗,而有些患者甚至失去手术切除机会,治疗效果远远不如早期肺癌。因此,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

预约挂号

挂号流程:

点击小程序—门诊挂号—添加(选择)就诊人信息—支付挂号费—完成预约


就诊要求

为便于就诊及专家尽快了解病情,请您携带:

1 、身份证、医保卡、手机

2、陪同直系亲属 (有决策权)

3、曾经做过的相关检查按时间顺序排好

4、曾就诊的纸质病历

5、手术病例切片 蜡块或20-30个白片

6、病理诊断报告书

7、住院病历、记录

8、近期相关检查

9、病人目前的治疗方案

10、最迫切想要咨询的几个问题

【温馨提示】

杨农教授将定期在海南省肿瘤医院出诊,如您有疾病相关问题,可拨打电话或扫码添加微信,杨农教授医疗团队将为您解答专业医疗问题:

(一)咨询电话:138 7680 7106

(二)添加微信:


(扫码添加成美医生小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