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作为中医疗法,在时间及使用方法有一些限制,因为在中医看来,一年中的三伏天是最热的时候,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此时人体的阳气最为旺盛,肌肤腠理开泄,气血趋于肌表,皮肤松弛,毛孔张开,经络气血流注最为旺盛,通过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穴位,可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此时药物最易从皮肤渗入穴位经络,并通过经络血脉直达病处有助于药物的渗透及邪气的外驱,以提高免疫抗病能力、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恢复脏腑功能。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饮食、睡眠不规律而出现的慢性腹泻、食后腹胀及素体虚弱、少气乏力等的亚健康人群;长时间在冷空调环境下出现容易感冒、咳嗽、鼻炎、咽炎、肩颈疼痛等症状;肿瘤患者正气不足,脾胃虚弱;以上问题都可通过三伏贴来解决,在三伏天里进行穴位贴药,可通过经络内传、穴位、药物共同作用,达到温经散寒、活血通脉、调理脏腑功能的效果,提高免疫抗病能力,对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恢复脏腑功能,都有着不可低估的效果。
为了突出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目的,海南省肿瘤医院中医科在三伏贴在传统疗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由名老中医对药物的配伍和穴位的选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三伏贴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中医科开展的三伏贴:
呼吸贴: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鼻炎、咽炎、慢性咳嗽以及易感冒人群。
固元贴:体质虚弱,精力匮乏的人群。
关节痛贴:颈椎病、肩周、腰背、膝关节疼痛等。
脾胃贴:胃肠功能弱,慢性腹泻,腹痛,消化不良等人群。
痛经贴:适用于痛经的女性。
2019年三伏贴敷时间:
初伏: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7月22日-8月10日
末伏:8月11日-8月21日
每伏的第一日,是敷贴的最佳时机。错过这日,头伏内无论敷贴,效果都可以,在接下来的二伏、三伏对应的时间贴敷,一般每伏敷贴3次,成人每次4-6小时,儿童2-4小时,连续贴敷3-5年为一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