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早期肺癌,术后为什么还要服用靶向药?” 这是不少早期(1A期)肺癌患者的困惑。
根据肺癌诊疗规范,1A期患者通常无需术后辅助治疗,但临床中部分早期患者却需要启动靶向药——这背后有着怎样的诊疗逻辑?
海南省肿瘤医院特聘专家杨农教授结合典型病例,为早期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拨开迷雾。
问:1A 期肺癌患者术后通常无需接受辅助化疗或靶向治疗。但临床中为何仍有部分早期肺癌患者需要服用靶向药?
杨农教授以接诊的病例为例:一位中年女性患者两年前接受肺癌手术,术后病理分期为1A期,但近期出现疾病复发。回顾其病例发现,尽管肿瘤体积小、分期早,但其病理类型中微乳头成分占比超过30%。
因此,对于术后病理提示存在高危因素(如微乳头成分、低分化、血管/脉管/神经侵犯)的1A期患者,建议进行基因检测及肿瘤微残留(MRD)监测。该患者复发后的组织活检基因检测显示存在EGFR突变,这正是启动靶向治疗的关键依据。
杨农教授指出,1A期肺癌患者是否需要术后靶向辅助治疗,核心取决于两大因素:
1、术后病理是否存在高危特征
1A期肺癌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需通过病理报告精准识别,主要有四类:微乳头型、低分化癌、脉管癌栓、气腔播散等,均属于高危特征。
2、肿瘤微残留监测是否呈阳性
若通过检测发现体内存在肿瘤微残留病灶,意味着手术可能未能完全清除隐匿的癌细胞,即便肿瘤分期为1A期,仍存在复发转移风险。
注 意
出现上述两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建议进行靶向药物治疗,通过精准抑制突变基因(如EGFR、ALK等),杀灭残留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保护健康。
专家介绍
出诊信息
【出诊时间】7月6日上午 海南省肿瘤医院第六诊区
【预约挂号】关注海南省肿瘤医院公众号“预约挂号”
【健康咨询】13876807106
温馨提示
为便于专家尽快了解病情,请您携带:
1 、身份证、医保卡、手机
2、陪同直系亲属 (有决策权)
3、曾经做过的相关检查按时间顺序排好
4、曾就诊的纸质病历
5、手术病例切片 蜡块或20-30个白片
6、病理诊断报告书
7、住院病历、记录
8、近期相关检查
9、病人目前的治疗方案
10、最迫切想要咨询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