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岁的陈先生,近来饭后总是腹部胀气大便变得细长,吃药也不见效。
╮(╯﹏╰)╭
陈先生非常幸运,恰逢海南省肿瘤医院专家到陈先生所在单位进行癌症防治科普宣教活动。
我院胃肠外科二病区主任黄有群,介绍了肠癌的3个早期症状,让陈先生越听心理越“发毛”,感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问题,与专家讲述的内容一一吻合。
次日,陈先生就找到黄有群主任做进一步诊疗。果然,确诊早期肠癌。
肠癌的3个早期信号( ⊙ o ⊙ )!
黄有群介绍,结直肠癌早期表现隐匿,除了典型的便血,还有3种“非常规”信号值得警惕!
1、排便习惯改变
如果突然发现自己的排便习惯发生了变化,比如出现长期的腹泻、便秘,或是排便次数增加,且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周以上,这可能是一个早期警示信号。特别是如果排便后仍有排便不尽的感觉,或是大便形态变得异常,典型的症状是,由于肿瘤挤占肠腔空间,大便会变得像铅笔一样细,要及时就医检查。
2、腹痛或腹部不适
持续性的腹痛、腹胀或是腹部不适感可能也是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虽然这些症状可能与很多其他的胃肠问题相关,但如果症状持续且找不到明显的原因,就需要进行胃肠镜等检查。
3、体重减轻和乏力
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和持续性的疲劳感也是潜在的警示信号。癌症的代谢需求增加,可能会导致体重迅速下降。此外,肿瘤引起的慢性失血可能会导致贫血,从而引起乏力和疲倦。
4招可防肠癌 ( ⊙ o ⊙ )!
黄有群表示,很多肠癌都是因不良饮食习惯,特别是良性病变引发的。研究表明,80%左右的肠癌通过早期发现,可有效防控,降低肠癌发生风险。
1、高纤饮食不可少
饮食要丰富多样,特别要增加饮食中的膳食纤维,多吃全谷物、蔬菜、水果和豆类。这些食物不仅可以促进肠道健康,还能帮助维持正常的肠道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
要避免高脂肪饮食,尤其是动物脂肪,可能与肠癌的发生有关。因此,宜选择低脂肪的烹饪方法和食材。
2、控制红肉和加工肉制品
减少红肉摄入量,如牛肉、猪肉、羊肉等,过量的红肉摄入可能增加肠癌的风险。
香肠、火腿、培根等加工肉制品,通常含有较多的防腐剂和其他添加剂,这些物质可能对肠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要少吃。
3、坚持适度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快走、骑自行车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跑步、游泳等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要绝对减少久坐时间。长时间的静坐生活方式也是肠癌的风险因素之一,建议每坐一小时就起身活动一会儿。
4、定期筛查
建议年满45岁以上的正常人群,都应进行定期的胃肠镜癌筛查、粪便潜血试验等。这些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肠道中的异常变化,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如果有肠癌家族史,可能需要更早地开始筛查,并增加筛查频率。
陈先生由于发现、治疗及时,接受微创手术后,身体很快恢复,并无大碍。
黄有群提醒,早期发现并及时排除肠道健康隐患,真的能救命。
专家介绍
黄有群
胃肠外科二病区主任
主任医师
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
医疗专长
擅长腹腔镜胃癌微创手术治疗、腹腔镜结直肠癌微创手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综合治疗、胃肠道肿瘤的早诊早筛、腹部肿瘤的综合治疗、皮肤软组织肿瘤的诊治、腹部疝、痔疮、肛瘘等肛肠疾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
每周一
撰稿 | 梁 山
排版 | 陈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