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最善良的癌症” 想要战胜它牢记这三步

策划/丛松滨 供稿/核医学科 发布日期:2018-09-24 点击数: 6478 次

据说在医疗圈流传这样一句话:“如果一生中非要得一种癌症,我会选择甲状腺癌。”

为啥呢?因为绝大部分的它们生性懒散,进展缓慢,治愈率高,预后极好,算是“肿瘤届”的一股清流了。

甲状腺癌的90%以上属分化型,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和乳头-滤泡性混合癌,其恶性程度较低,病程发展较慢,10年生存率可高达97%以上,被称为“最善良的癌症”。罹患此类甲状腺癌的患者堪称“不幸中的万幸”,但需要强调的是,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只有早期发现,正规治疗,才能收获更好的治疗效果。

来,先看一个略带遗憾的病例

李阿姨两年前无意间发现甲状腺肿物,彩超检查考虑为恶性,建议手术切除,术后病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伴颈部多发淋巴结转移。医生建议术后行放射性碘-131治疗,以清除手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隐匿的转移病灶。患者自认为恢复良好,拒绝后续治疗。近两个月李阿姨经常咳嗽,按感冒治疗未见好转,行胸部CT检查发现肺部多发结节,结合病史考虑甲状腺癌肺转移瘤。得知病情的李阿姨追悔莫及,正是两年前的任性、拒绝正规治疗,才造成肺转移的糟糕结局。如今的她依然要接受放射性碘-131治疗控制病情。

“最善良癌症”的实力不容小觑,它最终给了李阿姨“温柔一刀”。李阿姨的经历告诉我们,及时到医院进行规范化治疗是甲状腺癌痊愈的关键。

下图为李阿姨碘-131全身现象

微信图片_20100101005707.jpg

SPECT显像见甲状腺部分残留,胸部多发放射性浓聚

微信图片_201001010057071.jpg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胸部放射性浓聚部位与肺结节吻合,证实甲状腺癌肺转移

何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规范化治疗呢?

除了那些发现较早、病灶较小且无包膜浸润及其它转移的患者,对于其他患者,我们建议遵照下面步骤进行哦。

规范治疗“三步走”

微信图片_20100101005708.jpg

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及可能切除的转移病灶

微信图片_201001010057081.jpg

用放射性碘-131摧毁手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隐匿的转移病灶

微信图片_201001010057082.jpg

终生性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纠正甲低和抑制肿瘤的复发和生长。

小编有话说

甲状腺癌进行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大家都容易接受和理解。但有许多像李阿姨一样的患者,一旦做了手术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万事大吉了,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观念。

患者确诊病情后首先要选择专科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科学判断术后是否需要进行放射性碘-131的补充治疗,这点非常关键。

可一提到“放射性”三个字,很多患者就怕了,这种治疗到底安全不安全啊!别着急,贴心的小编精心整理了您最想了解的几大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提问1 什么样的患者需要接受碘-131治疗呢?

回答:只有少数发现较早、病灶较小(一般1cm以下)且无包膜浸润及其它转移的患者不需要进行碘-131治疗,除此之外的大部分患者,临床医生会根据病情需要建议行碘-131治疗。

提问2 为什么符合条件的患者术后必须进行碘-131治疗?

回答

(1)许多甲状腺癌的转移灶,特别是远处的广泛转移,如肺、骨转移很难用手术切除。

(2)手术时为避免损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总会有残留甲状腺组织存在。而甲状腺癌常具有多病灶的特点,即甲状腺内每个细胞群均可能隐藏着癌,它们是日后复发转移的根源。

(3)术后残留有甲状腺组织,常常使许多探查甲状腺癌复发和转移的方法敏感性大大下降,使之不能早期诊断,延误治疗。

由此可见,甲状腺癌术后设法去除残留甲状腺和摧毁不能手术切除的转移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就是口服放射性碘-131。它就像生物导弹一样定向地到达病变部位,利用其所释放的β射线摧毁病灶,达到治疗目的。

提问3 如何进行甲状腺癌碘-131治疗呢?

回答:方法十分简单,只需口服一次药,隔离住院观察几天,再做个SPECT/CT显像,整个疗程便告结束。

微信图片_201001010057083.jpg

海南省肿瘤医院设备SPECT/CT

微信图片_201001010057084.jpg

海南省肿瘤医院舒适高档的隔离病房

提问4 甲状腺癌术后碘-131治疗的疗效如何?

回答:较单纯手术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明显降低, 碘-131对分化性甲癌转移灶治疗的有效率达75%。

除碘-131之外,放化疗能否达到相同治疗效果呢?

研究表明,外照射和化疗不宜作为分化性甲状腺癌手术后常规辅助治疗,仅适用于术后疾病进展快,手术和碘-131又不能有效控制的病人。因此,碘-131治疗是分化性甲状腺癌治疗方案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问5 碘-131治疗甲状腺癌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吗?

回答:碘-131治疗甲状腺癌是一种“生物导弹式”的治疗,药物只到病变组织,对全身其他器官组织影响较小,是一种副反应较小,并发症较少的治疗方法。一般服药后最初几天,可能有食欲不振,精神欠佳,头昏、颈部肿痛等,多数都不很严重,几天后可自行消失。目前尚未发现白血病和永久性骨髓抑制等远期并发症,任何体质的患者一般都能承受。

提问6 为什么要终生服用甲状腺激素?

回答:甲状腺癌病人经过手术和碘-131治疗,必然出现甲低,一定要终生服用甲状腺激素予以纠正;另外,甲状腺激素还能抑制甲状腺癌病灶的复发和生长,即使未作碘-131治疗,服用甲状腺激素也是必要的。

提问7 碘-131治疗有何注意事项?

回答

(1)哺乳期、孕妇不宜。

(2)治疗前禁用含碘药物、食物和甲状腺激素3-4周。 

(3)治疗出院后应休息2-4周,在此期间应继续禁用碘剂、含碘食物(主要是海产品)和药物。

(4)女病员,半年内勿怀孕(以后怀孕无影响)。

(5)治疗3-6月后来院复查,以评价治疗效果或决定进一步治疗措施。

(6)按医嘱服用甲状腺激素。

温馨提醒

甲状腺癌放射性碘-131治疗对医院的软硬件水平有很高要求,海南省肿瘤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拥有先进的诊疗设备、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条件完备的隔离病房,为甲状腺癌放射性碘-131治疗的成功开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专家简介

1537834369(1).png

   于丽娟  海南省肿瘤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家。具有30年影像工作经验,先后从事普放、CT、MRI、PET/CT、PET/CT-MRI诊断工作,具有丰富的影像诊断经验和疑难病例解决能力,尤其擅长于小肺癌(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1537834386(1).png

   王玉君  海南省肿瘤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医师、硕士研究生,博士在读。从事核医学工作15年,尤其擅长甲状腺癌治疗、骨转移瘤核素治疗、125碘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等。

   联系电话:13086018929(科室内线:8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