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在好转,但离疫情结束还有段距离,所以必要的防控措施依旧不可或缺。与新冠肺炎同属呼吸系统疾病的肺癌,患者在这段时间显得尤为困难,各大医院的医疗资源都用于防治新冠肺炎,肺癌患者的复查和治疗受到很大影响,心理压力倍增。很多现实问题摆在大家面前:比如肺结节复查时间到了却难以前往医院、原有靶向药吃完了拿不到补充药物、用药期间不良反应不知道如何处理……
日前,我们特邀海南省肿瘤医院呼吸内科董文主任,就疫情之下肺癌患者关心的问题答疑解惑。
记者:肺癌患者都很关注新冠疫情时期的治疗问题。董主任,请介绍一下您所在医院在疫情特殊时期,肺癌患者就诊、住院和手术的相关情况?
董文:我所在的海南省肿瘤医院,通过采取“院前预检、入院排查、住院监管”等严密的“三期防护”措施,坚持做到防疫接诊“两不误”。疫情特殊时期,肺癌门诊、住院和手术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肺癌患者在我们医院基本能得到正常的医疗保障。
由于措施得力,再加上我们不是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所以我院保持了“零输入、零传播、零感染”的“三无”阶段性成果。
记者:疫情特殊时期,肺癌患者是否可以停药或减量服药?董主任能从专业的角度给一些提示吗?
董文:我个人的观点一是不太主张换药,因为不同品牌之间药物的化合物结构是不一样的,药理和毒性都有所差别。我也不主张患者因为药物不够,停药或减量服药,因为减量用药对疗效的影响目前并没有临床数据来阐明,没有明显的科学依据。而且肺癌本身发病率和致死率很高,如果擅自停药,出现病情反复的风险很高。如果停药几天关系不大,停药两周以上,风险会显著升高。
记者:肺癌患者服用靶向药期间可能会出现皮肤、腹泻等副反应, 针对这些常见副反应的处理,特别疫情期间董主任对患者朋友们有没有什么建议?
董文:靶向治疗与其他癌症治疗方法一样,不可避免会出现不良反应。相对化疗来说,靶向治疗的耐受性和患者依从性都比较好,但是容易出现皮肤、口腔、消化道的不良反应,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皮疹等,甚至还会有肝功能异常,这些都属常见。
如果是轻度皮疹或者瘙痒,用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就可以缓解。有些病人可能会出现甲沟炎,可以用金银花水泡足或手、莫匹罗星(百多邦)外涂。如果是口腔问题,比如口腔溃疡,则尽可能保持口腔清洁,软毛刷刷牙,生理盐水漱口,有条件可使用消炎灵漱口液。腹泻和恶心呕吐方面, 如果程度轻微,一般不需作任何处理;进食低纤维、高蛋白食物和补充足够液体,避免油腻食物。
如果呕吐很严重,建议到当地的医院看医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更权威的专家进行沟通,大部分的问题应该都能得到解决。如果近期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三度肝功能损害,此时建议停药,同时电话咨询原先的主管医生,争取及时就诊。
记者:新冠肺炎特殊时期,肺癌患者有必要采取更加严密的防护措施吗?董主任有什么具体建议?
董文:肺癌的发生发展,与患者的免疫功能缺陷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抵抗感染性疾病的能力差。加上肺癌患者定期接受的放疗、化疗等抗肿瘤治疗,这样会进一步降低患者气道免疫功能,加之骨髓抑制等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存在,整个机体,尤其是呼吸道长期处于免疫功能不足的状态,使之成为各种呼吸道感染的高发群体。因此,新冠肺炎特殊时期,肺癌患者完全有必要采取更加严密的防护措施,避免感染。我的建议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患者及其家属禁止去疫情地区,杜绝与疫区相关人员来往。同时,患者及其家属均尽量减少外出走亲访友,避免到密集人群处,以居家休息为宜;二是餐前便后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三是常用物品或接触不干净物品后立即使用消毒液表面消毒;四是避免无保护状态下接触咳嗽、发热或感染性疾病患者,交流时保持距离;五是外出时除戴口罩外,建议佩戴眼镜,防止病毒通过结膜传入人体;六是室内定期通风,保持室内干燥;生活、饮食规律,勿暴饮暴食,充分休息,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和良好心态。
编辑/陈美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