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是女性的象征,它是尊严,也是标志。那么,长了结节,到底怎么样才能确定良恶性?是通过彩超、钼靶就可以判断,还是一定要上手术台取病理,才能得到最准确的结果?三八妇女节,海南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刘侠为存在困扰的女性带来科普,让大家不要再“掉坑里”。
不同检查方式可能带来不同结果
随着体检和筛查的普及,在乳腺检查中查出乳腺结节的女性不在少数。许多患者通过普通彩超检查后就已被告知乳腺内长有结节,一般来说,超声科医生会通过彩超、钼靶等手段对结节进行一个初步分类。刘侠介绍,若超声提示BI-RADS分类4类及以上或MR、钼靶提示可疑乳腺恶性病变时。临床医生都会建议患者通过穿刺活检术进一步确诊。
穿刺活检术在对乳腺癌的初步诊断上来看,是相对安全、保守的方式。患者不需要住院,直接在门诊就可进行,全程只需要20-30分钟,精准、安全、损伤小、无辐射。作为常规病理的一种检测手段,穿刺活检术更加谨慎,耗时较长,但是对患者来说也相对安全,不容易存在误诊的风险。
穿刺活检术
而鉴定乳腺结节良恶性的另一种方式,就是做冰冻病理,也称术中冰冻,是临床手术医师在手术过程中的紧急病理会诊,会选择最典型的病变部位进行取材,通常一处检查部位只取1-2块标本冰冻并送往病理科检测,往往病理结果将在30分钟左右得出。一般进入到术中冰冻环节,则表示临床医生认为患者结节的恶性程度已经相当高,手术方式也需要即刻决定。这种看似“生死时速”的检验方式,极其考验病理科医生的水平,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更适用于判断是否淋巴结转移、明确手术切缘是否清扫干净,或是鉴别一些微小难以辨别的肿瘤。
刘侠介绍,冰冻病理在乳腺癌的诊断上,一直是存在争议的,往往有5%的部分无法定性!类似于一些硬化性腺病,此类病种较特殊,常具边缘性,临床上被认为是“看似恶性程度高”的良性结节,需要多次论证、检测才能得出结果。
刘侠建议,乳腺患者在定性肿瘤良恶性及分期时,还是应该遵循通过常规病理的手段进行判定。部分医院认为利用术中冰冻,可以为患者治疗节省时间、尽早治疗、避免病情进展,但若为追求快速治疗,发生误诊等情况,对病人的打击都是终生的,所以在乳腺疾病的诊疗上,更呼吁大家通过穿刺活检、术前切检等常规病理方式进行确诊,减少误判。
结节的良恶性判断需谨慎
“结节是个筐,啥病都往里装”。刘侠介绍,乳腺结节是乳腺组织在影像学仪器中表现出的一种形态学改变,也是一种影像学普遍存在的征象。简而言之,乳腺结节只是一种现象,并不是疾病本身。
乳腺结节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一般体检发现小于1cm的没有定性的乳房肿块都可以叫乳腺结节。乳腺结节类型不同,疾病不同。具体而言,乳腺结节可以见于各种乳腺疾病,比如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纤维腺瘤、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癌等,多数以良性疾病为主。
临床上乳腺结节只有4%-10%是恶性的。在门诊约八成左右的乳腺结节者仅仅只是乳腺增生,当疼痛的时间过长、程度过重,影响了正常生活的病理性乳腺增生,才需要治疗。即便乳腺结节以良性居多,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近年来由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进展而成的乳腺癌患病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体检中发现的乳腺结节,如果是属于BI-RADS分类中的4~6类,都可能是恶性病变,需要马上检查,因为同样是一个乳腺囊肿,囊壁有规则、不规则之分,囊液有混浊、血性、油性之分等,一般大于2cm的结节,医生手检可以初步给出良恶性倾向,但是还是存在不确定性。因此要想准确判定结节的性质,还是需要做详细检查。
乳腺钼靶检查
刘侠介绍,研究表明自检不能提高检出率,反而增加个人烦恼,仅作为参考。故当患者乳腺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到专科医院进行客观检查,专科医生更容易看到问题,不易遗漏,通过专科医生手摸,或是非创伤性检查(B超、钼靶X射线),或是通过穿刺活检等常规病理检查进行判断,得到的结果也会更加详细和准确。
目前,教师、程序员等职业人群及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患乳腺癌的风险增高,刘侠建议这类人群每年做一次常规乳腺检查;而低风险人群则可积极参与城癌筛查,通过调节生活方式和情绪,积极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文/卢倩琪 指导专家/刘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