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省”出来的癌症

发布日期:2022-12-21 点击数: 2973 次

全文共2276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口述者:林小英(化名)
性别:女
采访地点:海南省肿瘤医院
内容整理:卢倩琪
“那天晚上,妈妈打电话给我说她胃不舒服好久了 ,医生说是胃癌。我拼命捶头,和所有人发了脾气。我觉得我的家人不应该遭遇这种事。”
笔者面前的林小英,回忆起 2 年前妈妈确诊的场景,又一次红了眼眶。她是妈妈最小的女儿,刚工作的时候,妈妈常常从哥哥钱包里“偷”出几百块塞到她口袋里,让她多买点喜欢吃的;她是妇产医院的护士,忙起来要几个月才能回一次家,和妈妈见面谈心的机会也在减少。好在多劳多得,现在她不需要哥哥给零花钱了,还能从每个月工资里拿出一半给妈妈,起初妈妈不肯收,后来她说那你就帮我存着,以后买房子。林小英感觉生活越来越好,虽然很忙,但是物质上妈妈能得到保障,不需要再操心钱的事,她充满干劲。然而,生活却在2年前的深夜被一通电话打乱……


妈妈总吃隔夜饭

林家有三儿一女,原来是靠打渔为生。林小英还在初中的时候,爸爸和二哥去打渔时遭遇事故双双去世,剩下的三个孩子替父亲撑起了这个家。林小英没有选择省外的大学,而是早早读起了卫校,学起了临床护理。即便生活辛苦,这家人永远都是任劳任怨、充满善意。邻居家送来鸡肉,妈妈就会让大哥装满整框的玉米、蔬菜送回去;邻居家办喜宴给妈妈送来饭菜,妈妈也会推攘着包回去20块的红包,对方不收,她就偷偷塞在小孩的裤兜里。三个孩子都出去工作以后,邻居也成为了妈妈最亲的亲人,林小英很放心,觉得邻里间能相互照应,也有人能陪妈妈说说话。
也是因为这般亲近,林小英在偶然间听到邻居说:“你妈妈是铁人,可以一星期不吃肉。”




“她家只有烟味,没有油味。基本上都是清汤寡水的隔夜菜。”邻居说,妈妈一个人在家的时候,都是早起煮一锅稀饭,说是稀饭,其实都是水。然后再煎一盘咸鱼干,煎一次能吃一整天,有时候心疼菜地里的菜马上要坏了,就放清水里烫熟,三餐饭就这么解决了。孩子们不回家,她基本很少做肉菜。有些邻居知道她这情况,就带着做好的肉来家里和她一起吃,吃一块肉,她又说饱了。邻居把肉菜留下给她,这下好了,这一盘一人份的肉又可以吃一天。
这些话让林小英傻了眼。记忆里,每次回家妈妈都会准备好多肉菜,休假在家一星期,她可以长胖3斤。她觉得妈妈的厨艺一直都很好,做什么都香,就是感觉妈妈的身材一直没变,面色很差,但她也没太往心里去,只是每次回家的时候,都会带上一些进口奶粉、蛋白饮、保健品,在家的时候监督妈妈每天喝一杯,但一罐奶粉喝了一整年都没喝完。


病情被村镇卫生院延误

胃痛是从两年前的春天开始的。




妈妈的饮食一直很清淡,身材也一直消瘦,哪怕增加或减少一两斤,看起来也不是特别明显。有天觉得肚子痛的厉害,以为是受凉了,擦了很多风油精,捂着被子睡了一觉。第二天早上感觉缓解了一些,但是从此时开始,肚子及中腹部就一直闷着疼,烧心的感觉也常有,妈妈以为是饿着了,那阵子难得的给自己安排了加餐,炒了点肉菜,煮了点干饭,吃下去感觉又好了点。
反复的胃痛、胀气和消化不良持续了 4 个多月,妈妈丝毫没有在孩子面前显露一丝不适,她觉得孩子带去大医院检查得花好多钱。这期间,她去村里的卫生院开了保济丸、整肠丸,风油精和活络油就用了2、3瓶。见身体没有好转,村卫生院的医生给她吊上盐水、消炎针甚至葡萄糖,告诉她这是长期营养不良引起的体内炎症,需要通过针水将体液“重新循环”。与此同时,还给妈妈开了两盒民间土方保健品,说是保健品,就是用牛皮纸包的两块黑色姜糖,附着了某种说不出名字的药材,就着热水喝下去,胃就暖起来了,妈妈一度以为治疗起效了。
但好景不长,胃痛的情况愈发严重,妈妈的脸色也越来越差,她知道靠着这小卫生院的治疗方法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给儿子打去电话,儿子即刻带着妈妈去县里大医院进行胃肠镜检查,诊断结果显示:胃癌晚期。


健康不是“省”出来的
接到妈妈的电话时,林小英沉默了很久。她不断反思自己,一是作为女儿,她竟然在妈妈反复疼痛4个多月、进行了那么多次治疗期间无所察觉;二是作为医务工作者,竟然对妈妈平日的饮食生活习惯不以为然;三是妈妈才60岁,为何癌症进展的如此之快,发现了就是晚期?




埋怨妈妈的无知与过度节俭,也埋怨自己对妈妈的忽视,更感叹老天对于勤恳善良父母的不公,但林小英很快整理了思绪,把妈妈接到身边,安排好住院、检查。无手术指征,医生建议通过辅助放化疗增加疗效,并配合服用靶向药。即便在这严重病情之下,妈妈“抠门、节省”的性格又显现出来:“如果无力回天,不要浪费那么多钱在治疗上,也不要花钱买太贵的食材,我只想喝一点白稀饭……”
作为最小的女儿,林小英此时在妈妈的治疗方案上却是最有主见。遵循医嘱,再配合一些中医治疗,减轻妈妈的生理痛苦。虽然现在胃口不好,只能吃一些流质的食物,但是林小英也在这流质食物的选择上下了功夫:膳食均衡很重要,蛋白质的摄入不可少,适当的脂肪能补充体力,还要吃些好消化的水果补充糖分……和妈妈不同,林小英和哥哥们统一思想,无论是治疗药物、针剂还是生活和饮食上的花销,他们都要给妈妈选择最好的。
“我每天都在给妈妈做思想工作,我希望她放宽心,不要到这种危急的时候还在担心花钱。我说她的病都是省出来的,一个人如果都没法管理好自己的饮食、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又怎么能说是为孩子着想呢。”林小英回想,妈妈总吃隔夜菜、营养不均衡、心绪不宁是患癌的重要原因,坏习惯日积月累,也就成了病。但哪怕是生命进入倒计时,这个苦了一辈子的老人还在想着为孩子们省钱,这种看似无私的爱,其实是对儿女的另一种负担……


采访手记
和林小英电联时,其母亲的状况并不是太好。母亲确诊癌症后的2年间,林小英一家都陷入深深的自责中,认为是因为缺少对母亲关心和关注而贻误了病情。但医生认为,母亲的疾病进展如此之快,在更早前就出现了病灶。
目前,大部分中老年人缺少体检、筛查和防癌意识,村镇医疗卫生条件又非常有限,也许会导致更多留守老人贻误治疗黄金时机。防癌抗癌必须从早筛、早诊早治做起,这是父母和孩子们共同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