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新冠肺炎 中医药有“方”

发布日期:2020-02-28 点击数: 8797 次

庚子新年,新冠肺炎疫情汹汹来袭,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当前,我国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中国传统中医博大精深,与西医各有所长,优势互补。中医在预防新冠肺炎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如何通过中医药,帮助正常健康人群及肿瘤患者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侵袭?海南省肿瘤医院中医专家为您解答。

(一)中医解读新冠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中医“瘟疫”范畴,又称“疠气” “戾气” “疫气”,其发病特点为传染性强,易于流行,发病急骤,一气一病,症状相似。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了“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的描述,《温疫论》认识到戾气主要由口鼻而入侵犯人体:“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从口鼻而入” 。

(二)如何加强预防措施

中医在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强调人体正气在对抗外邪侵袭中的重要作用。《黄帝内经》曰:“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说明人体正气强盛,可以防止病邪入侵。当然,并不是说身体健康,正气强盛的人就一定不会得病,即使是身体健康、正气强盛的人也需要做好防护措施。我们可以做好以下措施:

1、情志调节

当一个人心神安宁,情志舒畅的状态下,人体脏腑、经络及气血运行通畅,外在邪气很难入侵人体。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数的不断变化,在社会上引起恐慌,此时我们更应该注意精神调养,排除一切不必要的恐慌与不良心态,要坚信此病可防可控,防止因为恐惧、担忧、焦虑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保持乐观的情绪,才能更好地打赢这场病毒攻坚战。而当七情刺激太过,则会影响人体阴阳平衡,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多种疾病。

2、适度室内运动,做中医养生运动

如今疾病流行,不宜户外运动,大家可在室内进行各种养生锻炼,中医运动养生的内容非常丰富,如导引、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保持适度运动的同时又要避免过度运动,过度运动不仅易导致身体疲劳、抵抗力下降,还可因汗出过多而易致感冒,增加病毒感染的机会。

3、饮食调养

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与身体抵抗力有密切关系。海南气候潮湿,湿邪最易损伤脾胃,保护好脾胃显得尤为重要。做到饮食有节,避免暴饮暴食,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五谷为养,避免食用野生动物制品。

4、趋避邪气

中医重视正气的同时又强调在瘟疫流行时要注意“避其毒气”,所以大家做好居家隔离:

一是保持住所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门窗数次,每次最好半个小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二是尽量不外出,特殊情况外出需正确佩戴医用口罩;

三是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按七步洗手法洗手;

四是避免与任何有感冒或类似流感症状的人接触;

五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不在公共场所吐痰、触摸眼睛、鼻子或嘴巴;

六是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尽早就医。

(三)如何运用中药预防新冠肺炎

目前各种预防药方所用药物理念主要为补益正气、清热解毒、芳香化湿、宣肺透邪等,每个方剂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在此提醒各位大家,由于地理环境、饮食习惯及身体状况的差异,勿拘泥成方,要根据具体情况,因时、因地、因人酌情调整,建议在中医医生指导下使用。

针对海南地理环境及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考虑,北京著名中医专家、我院中医特许出诊专家张耀圣教授,协定处方以益气固表、清热解毒、芳香避秽为主,处方以“药宜轻、量宜小、覆盖广”为方针,兼顾了肿瘤患者免疫力低下、治疗情况复杂等特点,适合正常健康人及肿瘤患者的预防应用,肿瘤患者需再酌情加减。

协定处方如下:

黄芪8g     炒白术6g    防风5g    贯众5g

佩兰5g     陈皮3g       藿香5g    板蓝根5g

金根花5g  滑石6g       薄荷3g    生甘草3g

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每次100ml

注:孕妇及3岁以下小儿禁用,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慎用。

方以玉屏风散为主,强调顾护人体正气,同时结合海南地区气候潮湿温热,饮食复杂多样,适当加用芳香化湿醒脾之品,清热解毒、芳香化浊,整个方剂寒温相用,在顾护人体正气的同时也能祛湿清热解毒。该方剂针对新冠肺炎从中医药辨证思维出发,起到了全面预防,适宜广泛推广。

如有对中药过敏的患者,可考虑使用中药香囊悬挂于屋内,其中香囊的用药中主要以芳香化湿的中药为主(白芷、藿香、草果等),平素居家或办公室内,可通过锻炼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来增强体质,锻炼的过程中予以配合呼吸,锻炼汗出后注意防寒。

温馨提醒,如已有热象或与病人有接触嫌疑者,不要盲目大量服用这类苦寒药物,建议定点医院诊治。如有需求进一步中药干预或肿瘤患者有需要进一步调理身体,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

文/中医科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