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独有偶,近日符先生在海南省肿瘤医院查出肝癌,也已转移。符先生在政府部门工作,单位也年年组织体检,每年也会做肝脏B超。
王先生和符先生十分不理解的是,为何次次体检,这么严重的问题却“检”不出来?
其实,很多国人都在“假装防癌”
首先是专业问题。术业有专攻,普通体检,当然只能做一些常规检查。只有专业的肿瘤医院或肿瘤专科,才能“有的放矢”进行专项防癌筛查。 二是技术问题。普通医院,特别是一些非正规医疗机构,即便查出异常,也会“傻傻分不清”。 三是设备问题。常规设备几乎很难发现早期癌变。比如死亡率最高的肺癌,一般体检都做X光检查。其实,X光对早期肺癌的检出概率只有0~15%,也就是说,至少有85%的早期肺癌检查不出来。通常只有中晚期肺癌,X光片才能发现,错失治疗机会。 单位体检,无外乎拍个片、做个B超、抽个血化验。这就是为什么王先生、符先生每年都体检,却依然无法发现癌症的原因。 癌症最有效防治手段就是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尤其消化道肿瘤,大部分是由息肉病变引起,发现得早,钳除即可,大都可以根治。而癌症一旦到了中晚期,即便病情得到控制,生存和生活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假装防癌”,自欺欺人,只会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教您10种常见癌症筛查 如何才能及早发现癌症?笔者为此采访了海南省肿瘤医院几位专家。据专家们介绍,癌症筛查,已形成科学、规范的体系,只要找对医院、找对人,早筛准确概率非常高。有些专业设备,比如二代分子测序仪、PET/CT等,有时甚至在肿瘤“萌芽”阶段就能准确发现。 1、胃癌筛查:千万记住做胃镜 胃癌的筛查主要是胃镜检查,其他方法检出率都很低。 余书勇,主任医师、教授。擅长甲状腺、胃肠肿瘤微创治疗,在肿瘤外科微创治疗方面一直处于海南省医疗领域领先水平。在临床实践工作中,余书勇教授一直注重各种肿瘤疾病的规范化治疗,并根据每一位肿瘤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制定合理的、规范的肿瘤治疗方案。 【专家建议】有胃部恶性肿瘤家族史的胃癌高危人群,可考虑直接进行胃镜筛查(309元/次)。如果胃镜检查发现可疑病灶,则取活检送病理学检查,后续根据活检病理结果采取相应的随访复查和处理方案。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胃镜,年龄大于40周岁普通人群建议1—2年查一次。 2、肺癌筛查:千万记住做CT X光片检测肺癌,由于其分辨率低,因此检出率比较低,如果胸部X光片检查诊断是肺癌,临床常常就已经到晚期了。可以说,用X光片查肺癌,完全是在假装防癌。 吴军,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负责人。长期从事胸外科临床、科研、教学的工作,注重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的治疗,在胸部肿瘤微创手术方面积累一定经验,特别是在胸外科并发症的防治、诊断治疗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专家建议】年龄40岁以上者;每天吸烟超过20支,烟龄大于20年的烟民;长期咳嗽、咯痰者;慢性肺部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长期接触石棉、铬、镍、铜、砷及放射性物质者;长期暴露于雾霾、烟雾环境者;有恶性肿瘤家族史。以上都属于肺癌高危人群。 建议用低剂量螺旋CT查肺癌(160元/次),加上相关血液抗体检查,检出率可达到90%以上。 3、肝癌筛查:千万记住做甲胎蛋白+B超 很多人体检时都会选择做腹部B超,以为这样可以查出肝部问题,其实很容易漏诊。 李铎,首都医科大学博士、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博士后,曾在奥地利Innsbruck大学外科进修学习;2004-2010年在佛吉尼亚大学外科工作,从事微创外科。有超过8千例手术经验。专长肝胆胰肿瘤治疗。 【专家建议】有乙肝病史;慢性肝炎肝硬化病史;有肝癌家族史、有酗酒史,建议每半年筛查一次,联合甲胎蛋白检测(约100元/次)和肝脏超声检查(150元/次),发现异常进一步考虑CT或磁共振检查。 4、鼻咽癌筛查:千万记住做鼻咽癌(EB病毒)三项检查、电子鼻咽镜检查 钱永,肿瘤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海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主任。从事头颈肿瘤及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二十余年,在头颈肿瘤的临床及科研方面卓有建树,对甲状腺肿瘤、鼻咽癌、唾液腺肿瘤及口、鼻、咽喉肿瘤的诊治均有深入的研究,尤其擅长甲状腺、鼻咽癌、唾液腺及口、鼻、咽喉肿瘤的诊治,头颈部肿瘤术后软、硬组织缺损的修复及功能重建。 【专家建议】有鼻咽癌家族史、回吸性血涕、鼻塞、单侧耳鸣、听力下降、上颈部无痛性肿块等情况者,均应警惕鼻咽癌风险。建议:鼻咽癌(EB病毒)三项检查(120元/次);电子鼻咽镜检查(240元/次)。 5、结直肠癌筛查:千万记住做肠镜检查 结直肠癌筛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肠镜检查,但在体检中,很多人最不愿意做肠镜,往往会忽略这一检查项目。 赵曦,主任医师、教授。在胃肠道肿瘤微创手术上有一定的造诣,可独立完成腹腔镜胃癌根治、全腔镜胃癌根治食管空肠吻合、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等手术。 【专家建议】45~75岁:粪便免疫化学试验(每年);或高灵敏度愈创木脂粪便隐血试验(每年);或多靶点粪便DNA检测(每3年);结肠镜检查(每10年);或CT结肠成像(每5年);或软式乙状结肠镜检查(每5年)。非结肠镜筛查试验的所有阳性结果都应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健康状况良好,预期寿命大于10年的成年人应继续筛查至75岁。 6、 食管癌筛查:千万记住做内镜检查 提到食管癌,很多人都不知道该做什么检查,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内镜检查。 涂瑞沙,从事外科工作近二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甲状腺、乳腺微创治疗及胃肠道肿瘤腔镜手术经验,能熟练进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根治术、腔镜乳腺腺体摘除术。 【专家建议】对食管癌高危人群先做普通内镜检查(约309元/次),并行食管黏膜碘染色或电子染色内镜(400-500元/次)等精查,如内镜下没有发现可疑病灶,则定期随访;如内镜下发现可疑病灶,则进行活检病理,根据不同的病理结果采取相应的随访复查和处理方案,比如轻度异型增生建议3年随访一次。 7、 黑色素瘤筛查 陈煜,主任医师、副教授,骨科硕士,从事骨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三十年。擅长骨肿瘤、软组织肿瘤、皮肤癌(包括黑色素瘤)、骨转移癌等疾病的诊治,并兼顾诊治创伤、烧伤、关节、脊柱等疾病。 【专家建议】1、黑色素瘤筛查:身上长有黑斑、痣、溃烂,尤其在指甲、甲床、脚心、手心或身体其他部位发现黑色的斑,近期内明显扩大,并容易破溃,或半个指甲发黑,应该及时到肿瘤专科医院检查。必要时手术切除,再病理检查确诊。 2、软组织肿瘤筛查:软组织肿瘤可以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包括腹部、背部、上臂、下肢部位,但是,常见部位是四肢。 如果体表长有包块、肿块,病人要引起重视,有情况随时到肿瘤专科医院就诊。如果包块生长特别快、比较大,或者影响关节功能或者压迫神经、压迫血管等,建议手术处理以明确良恶性。 8、宫颈癌筛查:千万记住做TCT 很多人一说检查宫颈癌,首先想到的是HPV检查,其实HPV是对病因的检查。真正有效检查宫颈癌的是TCT检查。 王俪桦,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妇科工作30余年,对宫颈癌、卵巢癌、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等诊断和治疗具有很深的造诣,完成各类妇科手术万余例。 【专家建议】TCT即液基薄层细胞检测(330元/次)。与传统的宫颈刮片巴氏涂片检查相比,明显提高了标本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目前已普遍应用于临床。TCT宫颈防癌筛查对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能达到90%以上,同时还能发现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衣原体等。 9、前列腺癌筛查:千万记住做PSA筛查 体检中除了大家平时熟悉的腹部彩超,体检机构还推荐中老年男性选择含有前列腺彩超的套餐。不过专家指出,彩超根本查不出早期的前列腺癌,甚至连确诊作用都没有。筛查前列腺癌,最好的检查就是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曲军,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接受过规范的泌尿外科腔内诊疗技术培训,拥有输尿管软镜及泌尿外科微创技术培训合格证书,熟练掌握了泌尿外科疾病的腔内微创诊疗技术,具有较丰富的腔内影像学的诊疗经验,能熟练完成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肿瘤腔镜诊治技术的操作。 【专家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项目来排查前列腺癌(119元/次)。有前列腺癌家族史者属于患病高危人群,建议将筛查年龄提前至45岁开始,血清PSA测定精确度高、稳定、重复性好,且无创,有助于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监测治疗反应及判断预后。 10、乳腺癌筛查:千万记住做乳腺钼靶 有些人认为CT是万能的,其实并非如此。当CT用于乳腺癌检测时,存在灵敏度不高,对乳腺的特异性也不强的劣势。另外,还有一些地方会用红外线检测乳腺情况,这个也不推荐,因为红外线检测不是按国际标准,机器的性能差、灵敏度低、误差大,并且医生的主观判断强,现在的大医院里都不用这个方法做检测。 刘侠,乳腺肿瘤学硕士研究生。海南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会员、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赫赛汀、帕捷特、爱博新慈善赠药项目注册医师。擅长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治,乳腺恶性肿瘤治疗全程化管理。 【专家建议】对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首先建议通过乳腺B超(133元/次联合钼靶照片(277元/次)来判断,有必要的可以进一步核磁检查对诊断良恶性判断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