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公分大肿瘤没了 83岁老人开心出院

审稿/刘韦淞 陈茂松 文/贾慧娜 发布日期:2019-02-22 点击数: 6813 次

“一个月前,肿瘤引起的肠梗阻让我生不如死,现在我竟然能不用人扶,走着出院了。”2月19日是张爷爷出院的日子, 83岁高龄的他开心的像个孩子。患者及家属在临行前强烈要求与海南省肿瘤医院胃食管瘤科医护人员合影留念,用快门定格这值得回忆的一刻。

微信图片_20190222090847.jpg

欢乐合影

张爷爷是来自黑龙江的“候鸟族”,原本过着惬意的养老生活,谁曾想病来如山倒,严重的腹痛、腹胀将老人折磨得不思饮食,痛苦不堪。1月12日,他因完全性肠梗阻入住海南省肿瘤医院。

张爷爷接受了详细的生化及影像检查,发现右半结肠有10.5公分巨大肿物,已侵犯十二指肠降部2公分,为结肠恶性肿瘤。得知海南省肿瘤医院拥有不少为高龄、高危患者成功手术的经验,且海南的气候又非常适合术后休养,家人商议后一致决定在该院手术治疗。

为了尽快为高龄患者缓解肠梗阻症状,切除结肠巨大肿瘤,胃食管瘤科副主任医师陈茂松充分听取麻醉科意见,与科室医生多次讨论,制定周密的“结肠癌根治术”手术方案,尽可能把控手术风险,确保手术万无一失。

1月15日,在手术室、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由陈茂松副主任主刀,成功“歼灭”大肿瘤,完成了右半结肠、部分十二指肠切除,以及手术难度系数最大的结肠、十二指肠、空肠吻合。

“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降低,手术耐受性差,术中稍有差池都会给他们造成二次伤害。”陈茂松副主任表示,吻合环节最考验医生技术,需要丰富临床经验,对张爷爷来说术后没有出现肠瘘并发症,是一大幸事。

年迈的张爷爷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缓慢,需慢慢调养。考虑中医疗法有助于调节术后肿瘤患者的肠胃功能,便针对性施以针灸、中药辅助,经过一个月的综合调理,效果明显。曾经食少无力、经常卧床的张爷爷,饮食逐渐恢复正常,人胖了,笑容多了,连下床走路都有劲了。

“今年生了一场大病,连春节都是在医院里过的。”张爷爷对此次住院感慨连连,他说,本以为会不习惯,可这里的医护人员特别贴心,精心为他在病房办“生日会”,陪他们在病房过大年,这种患难之情、救命之恩,他会永远铭记在心。

微信图片_20190222090900.jpg

微信图片_20190222090904.jpg

难忘生日会

【科普时间】结肠癌可防可治

1、结直肠癌的发生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目前已经在多项研究中被证实,红肉是诱发结直肠癌的影响因素。

2、早期肠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高达95%,而中晚期则不足20%。

3、目前,肠镜检查是发现结直肠癌最有效方法。一旦发现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带血,需要提高警惕,定期进行肠镜检查。

4、结肠癌可防可治,大多由良性结肠息肉转化而来,如发现肠息肉要及时手术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癌变几率呦。

5、结肠癌家族史、大便隐血阳性、抽烟喝酒、高蛋白饮食都是结直肠癌高发因素,建议40岁以上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50岁以上普通人群积极参与肠癌筛查。

温馨提醒

海南省肿瘤医院于2019年1月13日正式启动海南省消化道早癌免费筛查活动,筛查包括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活动时间为期1年。

筛查条件:

1、食管癌及胃癌免费筛查人群:

年龄大于40岁且小于70岁,有食管癌或者是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

2、结直肠癌免费筛查人群:

年龄大于50岁且小于75岁,有结直肠癌患者的一级亲属;既往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史患者。

如详细了解相关情况,请电话咨询。

咨询电话:0898-3637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