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开启现代化医院建设新征程

策划/梁山 版式/王君 发布日期:2019-01-28 点击数: 6966 次

开启现代化医院建设新征程

2018年海南省肿瘤医院工作报告

★李富军

今天我作主题为“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明确目标、落实任务,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我院向省内领先、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现代化医院大步发展”的工作报告。

微信图片_20190128101310.jpg

2018年是医院发展史上的关键一年。总体来说,班子更加团结、人员基本齐备、业务有了长足发展,医疗数质量逐月向好。11月和12月连续收治患者数量超过1500人次、门急诊量超过6500人次、手术操作超过1000台次;异地医保患者数量翻了5倍。成为全国“首批肿瘤(消化系统)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和“晚期结直肠癌靶向治疗规范化试点”医院;获得国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资质,获得海南唯一的“全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最具示范案例”。在人民网(人民日报网络版)主导的全国医疗健康产业影响力“国际医院类”排行榜中名列第五,与北大国际、和睦家等医院齐名。

医院可圈可点的工作很多,但鉴于时间和篇幅,肯定会挂一漏万,还请大家理解。

(一)构建三级分科模式,细分变小核算单元,总体架构逐渐成熟,为医院形成稳定秩序奠定了基础。本着尊重历史、照顾现实、注重实效、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医院学科总体规划,分阶段引导规范完善科室设置和专科收治,将科室或专业细分到最小核算单元,医生落实到组(单元),构建了中心、科、组三级模式。通过深化专业学科建设,形成了较长期的发展规划,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安全,为“三甲”评审和JCI认证奠定了基础。目前,神经外科和头颈外科等13个科室已完成拆分和新的组合,血液淋巴瘤科独立运行,科室更名、人员分组、会计科目设置等已经到位,必将逐步形成有序的竞争格局和广泛的技术协作。

(二)立足引进成熟人才,注重走出去请进来,人才梯队逐渐稳定,为医院口碑形成传播奠定了基础。加入了海南医疗健康人才培养创新联盟,依托集团党委、工会和多年厚植的人脉资源,筑巢引凤。新增员工364名,其中正高8名、副高15名、中级27名,博士3名(共19名)、硕士33名(共82名),扎住了非业务人员进口,医务人员占比提高到77%。新引进了陈显钊、钟敦璟、邓春、陈君耀、涂瑞沙、田浴阳、陈煜、张明旭、李建军等22名全职专家,李兆申院士、陆道培院士、赵继宗院士团队多次关心指导医院建设,与我院前期引进的知名专家卲永孚、何祖根等组成了较强的人才团队。9名医师、5名护士和3名优秀员工代表赴美国、泰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学术交流。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多批次学者来访。获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级重点课题,获资助经费112.5万元;承接了3项Ⅳ期药物临床试验。公保才旦、于丽娟分别获评海南省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余书勇、牛惠敏等担任海南省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邵永孚荣获了第七届海南省医师奖。医院成为海南省肿瘤防治学会、海南省肿瘤防治协会和海南省肿瘤防治中心的事实依托单位。

(三)依托高端设施设备,加快技术引进消化,救治能力逐渐提升,为医院品牌塑造弘扬奠定了基础。价值4.87亿元、7484台(套)的医疗设备全部安装到位,其中40%为海南首次引进,以“肿瘤三刀”为代表的高端医疗设备等构建了肿瘤诊断、病理、检验和治疗等精准医疗体系。启动了运行和终末病历的全面检查,开展了63场次、148例次的MDT,受到省、市和业界的充分肯定,做法在全省推广交流。全年手术操作4247人次,其中脑胶质瘤切除、头颈部复发肿瘤切除、肝门胆管癌切除术、胰十二指肠肿瘤切除、腹腔巨大肿瘤切除、内镜下食管气管瘘夹闭、复杂疑难肿瘤介入、ESD、ERCP、POEM、EBUS、纵膈镜手术2510台次,完成自体干细胞治疗7例、术中放疗32例、PET-CT检查738人次,20项技术填补了省内空白,一大批超高龄患者(102岁)从中受益。腔镜、内镜、介入、热消融、冷消融等微创治疗率超过50%,获得海南腔镜视频比赛一等奖。坚持每个患者都做计划验证,全年收治放疗患者908人,其中“速锋刀”治疗299人,疗效好,效率高。部分科室开始建设医学知识数据库和患者资料数据库,逐步实现专病危险分层和疾病分期。承担海南医学院4个专业的实习带教任务和耳鼻喉专业外国留学生的英语教学任务,接收临床见习806人次,5名硕士研究生导师开始招生。

(四)推动肿瘤防治结合,积极拓展服务范围,辐射影响逐渐扩大,为医院承担政府职能奠定了基础。牵头完成了海南省肿瘤登统计工作,全省大中型医疗机构均实现了通过网络直接向我院报送肿瘤新发和收治情况,收集了3000多组基线资料,完成了海南省首份肿瘤地图。完成病理院外会诊316人次,肿瘤生物样本库开始运行。牵头组建全省26个单位肿瘤防治医联体,首个联合执业示范点在屯昌县人民医院正式挂牌,帮带乐东县中医院创建了肿瘤综合内科。医院被确定为全省农村贫困人口8种肿瘤专项救治定点单位,全年收治农村贫困患者285名,成美慈善基金支出救助费用57,52万元。逐步推行“无假日医院”、设置海南航空医疗救助基地、创办海口市120急救站,极大地方便了海口市西海岸群众就医。海南最大内镜中心投入使用,高危人群免费筛查已经开始;整合体检中心现有资源,配备大型体检专用车,开通“警医邮”外检通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深入开展“一科一品,健康促进”、“温情照顾,专业情怀”活动,获得“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优秀实践基地”和“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五)探索服务保障创新,不断优化合作机制,管理效能逐渐释放,为集团转型大健康产业作出贡献。参与组建全国肿瘤专科联盟和泛中南地区肿瘤专科(单病种)联盟,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基地落户我院,在中国和俄罗斯有广泛影响力的王朝阳主任定期在我院出特需门诊。李安民、卲永孚等专家定期到博鳌超级医院坐诊交流查房,彰显了集团整体医疗实力。成功举办海南省肿瘤防治大会、第十届海南省肿瘤学术大会、海南省肺癌多学科论坛、中日消化道肿瘤高峰论坛等,形成广泛影响。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国际部副总裁、苏丹共和国卫生部秘书长、俄罗斯塔斯社第一副总编、日本医疗学会理事长和泰国曼谷医院集团BNH医院副院长等先后带队来我院考察和交流等,都给予高度称赞并表示出合作诚意。主动承担成美慈善基金医疗救助,进一步放大慈善基金的社会效益,为集团转型大健康产业打头阵、做贡献。

我们再列举出多组数据:介入手术1010台,麻醉3718台次,体检4.6万人次,配置液体24万组,配置化疗药17634组,检验标本34万人份,内镜检查5888台次,术中冰冻582人次,超声检查10万人次,心电图检查12万人次,PICC374人次,PICC及输液港维护539人次,组织120场培训和考核,审核测算财务数据1万余组,维护全院7600个信息采集点,审核结算基建合同2亿元,安全行车411546万公里,保障餐饮50万人次,接待考察交流93批次,运动会上包揽了绝大多数奖项等。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全体员工辛勤付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班子表示衷心的感谢。

微信图片_20190128101326.jpg

二、启发与感悟

海南常住人口只有926万,在已经拥有141家公立和76家二级以上民营医院,医疗资源基本饱和的情况下,成立仅三年的我院成功突围,发展过程值得深思。

一是医院的建成,不仅仅是医院的成就,更是集团发展的结晶和缩影,要深刻领悟,坚决维护好集团的核心利益。

我院是国内唯一由社会资本投入并获得省级行政区划冠名的医院,也是海南首家肿瘤专科医院。医院的建成不仅解决了海南肿瘤患者看病难问题,更为一投集团奠定了“海南大健康产业领航者”的地位。今天,一投集团又一次扬帆起航,向着建设品牌卓著、产业精深、比肩国际的大健康产业集团目标奋进。医院的全体员工要紧紧围绕集团发展思路,坚决维护集团核心利益,形成强大合力,奋力前行。

二是医院的发展,不仅仅是在座每名员工的成就,更是无数参与支持帮助医院的人辛勤付出的结果,要充满感激,知恩图报。各级领导对我院发展十分关心,寄予厚望。海南省领导指出:“第一投资集团是海南民营企业的标杆,各级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包括第一投资集团在内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省政协主席毛万春、省检察长路志强等调研时表示要全力支持医院的发展。蒋会成董事长常说“一投是国家的一投,是海南的一投,也是大家的一投”,他把医院员工的成长和生活时刻放在心上,增加院龄工资、入住新宿舍、餐厅提档升级、低于成本价供应三餐、支付通讯费用和降温费、赠送第一批摘下的新鲜无核荔枝等,领导的嘱托和关心要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

三是医院的明天,不仅仅与我们的努力相关,更与党和国家的大政策密切相关,要充分认识,提前预判,顺势而为。随着建设自由贸易区(港)等,海南又一次成为充满梦想的投资热土,医疗机构整合重组已经出现,新建医疗机构不断涌现,医疗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我们必须要具有前瞻思维和大局观念,未雨绸缪,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以荣获省委非公委授予我院党总支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为动力,充分发挥党组织及工会、团委,以及中层骨干的积极作用,在政策有力、集团给力、员工尽力的局面下,解决好医院发展中的问题,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员工效益的最大化,为一投集团开启的壮丽航程再创佳绩。

微信图片_20190128101335.jpg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一个阶段工作打算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医院存在的问题。医疗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部分医疗资源尚在闲置,医疗质量还有提升空间,信息化系统使用还不够充分,科学研究成果还太少等。在客观评估发展形势和可用资源基础上,确定了2019年医疗工作目标。这是希望,也是挑战。为确保实现医院发展核心目标,要着力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一要借鉴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各自长处,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整体管理向精细化转变。我院最大的优势是“官举民办”,最大的短板是资历还不够深,还没有沉淀。我们要有自信,但更要谦虚。要充分挖掘“四大”(医科院肿瘤医院、复旦肿瘤、天津肿瘤、中山肿瘤)公立肿瘤专科医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绩效分配方面的成熟经验,吃透悟深,科学运用;要充分借鉴“四大”(和睦家、北大国际、禅城医院、西安高新)民营医院在市场营销、人性化服务、灵活用人方面的经验,引进吸收,为我所有;要充分吸取某些医院因“水土不服”造成的管理混乱、狭隘短视和定位模糊的教训,反复对比,竭力规避。在抓业务建设的同时,狠抓管理部门能力提升,真正弄懂弄通,逐渐向精细化管理过渡,培养一批爱医院、会管理的有用之才。

二要利用国家多点执业政策机遇,不断优化落地措施和方案,人才引进使用的步子要迈的更大。医疗行业是人才密集型行业,技术人才是决定医疗技术质量的关键要素。要进一步解除思想禁锢,用好用活国家“多点执业”等政策,按照近期需要和长期发展相结合原则,以补齐短板和做强大科为重点,引进5名具有国内外医学科技前沿水平、医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重点学科专家;引进10名技术功底扎实的中青年技术骨干;引进一批军队医院转业到地方的优秀医学专家。要修订绩效考核方案,建立科主任、护士长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机制。要出台强制性措施,保证优秀的年轻人能脱颖而出,每年有计划启用一批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才俊,确保医院发展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三要扭住医疗技术、质量、安全这条主线,以大手术、新技术、病历质量和评级认证为抓手,不断提高声誉和口碑。要准确判断医院所处的发展阶段,要从别人口中抢饭吃,要练就过硬的真本领。深化专科收治和打造重点科室,突出肿瘤手术工具升级和技能提升,突出放疗设备完善和技术做精,突出肿瘤新技术、新业务、新药物和新器械率先在临床试验和优先落地使用。要出台更加有力的支撑政策,支持收治疑难危重病,提高四级手术占比。要安排院内院外权威专家牵头,进一步建设专病中心、微创等协作组。要进一步提高对病历质量的认识,以病历质量提升作为现阶段医院全面质量建设的突破口和汇集点,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把创“三甲”和JCI认证融入到日常管理中,一切新出台的管理制度,首先要对标18项医疗核心制度和JCI认证的368个标准、1033项衡量要素,减少重复建设和瞎折腾。

四要优化调整绩效方案,消除内部阻力,形成协作合力,逐步增加有盈利能力的优势学科。要下决心解决科级收入远远大于院级收入、科级成本远远低于院级成本的问题,还事物本来的面目,引导各科室客观清醒地认识自我,为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创造条件。要做到医院绝大多数医疗行为以实际收入为准,收入按贡献分配、按比例分割,成本按项目、按科室一元化归集。按照“责任中心”的理念,进一步密切医护关系,不断优化护理“机场模式”,与医生组既相互依存,又能独立自主发展护理专科业务,单独计算收入和成本,激发护理队伍的创新活力和工作热情。绩效考核加入医疗质量、服务效率、满意度等指标。绩效考核意义重大,但推进过程中涉及利益调整和重新分配,困难和阻力也不小,相信有全院员工支持,上下一心,一定可以如期实现。

五要认清经济大形势对医疗行业和医院带来的冲击,积极提前消化成本,确保医院发展不受大的影响。经济不景气,患者没钱、政府没钱,一定会传导到医疗行业。要尽早认清形势,形成全院共识,采取有效应对。今年要向管理要效益,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严格按预算执行,超预算、没预算的不能开支。坚决彻底地搞清自己的“家底”,将固定资产成本及损耗逐渐摊入科室,不再发生账实不符、损耗后找不到责任人等问题。职能管理实行大部制和员工动态考核,逐步精简行政人员,控制管理费用增长。开展节能降耗活动,尤其要控制水电消耗,杜绝各种不必要损失。总之,全年要力争通过内部挖潜,消化10-30%成本支出,为医院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六要从各层次、各区域患者的维度思考,改进服务模式和医疗模式,提高患者满意度。深入研究本地患者和外地患者比例、初诊患者和复诊患者诉求、贫困患者和特需患者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降低自付比例、减少用药负担、提供差异化服务等活动,不断打磨诊疗模式。以急救中心建设为切入点,主动承担西海岸医疗救治任务,提升医院对外形象。做大做优健康体检中心,全力打造成海南深度体检“首选”品牌。提升周末出诊专家“含金量”,门诊专科中心和急诊科试行“一站式”服务。建立医院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定期举办咨询活动,共商院是。推进MDT管理创新和扎实落地,多学科会诊和疑难病例讨论数量翻一番。加快推进“三刀”等先进设备和独家技术等纳入医保范围,降低患者负担,提高使用率,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另外,集团安排给员工办的“十件好事”,医院将尽快征求大家意见和建议,从员工最关心、最迫切的现实需求出发,广泛调研,科学论证,把好事办好。

期许不负未来,努力正需当下。愿我们怀揣美好愿景,不断努力,奋斗拼搏,拥抱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