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MDT•150】火眼金睛救少女

文/图 梁 山 版式/陈 琳 发布日期:2019-01-28 点击数: 6087 次

“这种病例,极易被假性积液囊肿所误导。” 1月24日,海南省肿瘤医院远程会诊室,邵永孚指着屏幕影像结果,分享了上周 MDT(多学科诊疗模式)的一例特殊病案。

今年24岁的王某娇,尚未结婚。最近身体不适,多家医院诊治后,怀疑“积液”,治疗后不但不见好转,病情反而加重。上周辗转来到海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瘤科后,为慎重考虑,该科为王小姐组织了MDT会诊

微信图片_20190128094354.jpg

邵永孚教授讨论病例

现任海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邵永孚教授,是我国腹部肿瘤泰斗级专家,擅长各类疑难复杂肿瘤病症的诊断与外科治疗。他凭数十年积累的经验,准确排除了积液囊肿的可能,并判断是胰腺粘液性瘤。最后在影像专家于丽娟教授和我国国宝级病理专家何祖根教授及其他专家共同会诊后,一致认可了邵永孚的判断,经手术摘除了肿瘤,根除了后患,挽救了一个年轻女子的生命。

邵永孚向会诊专家,尤其年轻医生介绍了自己过去遇到的类似病例。该病例极易误诊,一旦错过早期治疗时机,可能危及生命。

本次MDT还讨论了另外3个复杂疑难病例。翟先生不幸患晚期腹部肿瘤,在北京几家大的肿瘤专科医院诊治无望后,来到海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瘤科,找到该科李铎主任。经过MDT讨论后决定采用腹腔化疗药物植入和热灌注化疗,病情得到控制。

但后续靶向治疗后出现发热症状。会上,呼吸科、肿瘤化疗科、核医学科专家均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中西医结合科李志刚、肝胆胰主任李铎、肿瘤化疗科魏志霞,3位博士、博士后都是“海龟”,有着丰富的现代医学专业经验。大家各抒己见,针对翟先生的病症进行了认真分析,形成了新的治疗方案。

李先生最近出现无诱因后背疼痛,地方医院影像检查怀疑乙肝,但症状又像肝癌,而李先生自己又证实从没得过乙肝。何祖根教授指着李先生的病理检测报告分析说:检测结果证明李先生先前的确感染过乙肝,只是自己没有发现。海南肝癌病例比较特殊,有些肝癌近似乙肝患者形成的“病灶”,往往容易造成误诊。

专家们对李先生右肝叶的乙肝“病灶”打上了重重的问号,制定了新的深度诊断与治疗计划。

至此,该院建院3年来,共举办了150次MDT,318名患者受益。邵永孚介绍,所有通过多学科会诊的患者,无一例误诊,无一例发生医疗纠纷。

微信图片_20190128094410.jpg

众多“重量级”专家参与病例讨论

名词解释

多学科诊疗模式(简称MDT),是现代国际医疗领域广为推崇的领先诊疗模式。MDT在打破学科之间壁垒的同时,可以有效推进学科建设,实现医生、科室和医院的共同提高。国内很多大型医院早已打破以治疗手段分科的旧机制,建立起以病种为单位的“一站式”多学科诊治中心。不少医院的肿瘤科、放疗科在各学科专家的大力支持下搭建起多学科诊疗平台,实现各科资源和优势的最大化整合,提高诊治质量。从根本上降低医疗费用,大大改善患者就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