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20年里,因无法确诊病情,在寻医问药过程中,我走过不少弯路,也曾因错误用药导致心脏功能衰退,病情不断恶化。终于,我于去年10月在北京确诊颈部患有神经鞘瘤,本以为一切的痛苦将随着确诊和后续治疗而终结,没想到,这才是恶梦的开始。
因肿瘤长在颅颈交界区,且离呼吸循环中枢神经十分靠近,手术风险极高。为了治病,我曾往返北京、长春两地求医,进出医院无数次,可是每次临近手术,我却退缩了,因为医生只会冰冷地让我做好最坏打算:也许会偏瘫,也许生命止于手术台。
我是发自内心地抵触这场手术,因为每一次术前谈话,都像是提醒我:这是我一个人的战斗,我的生死由自己决定。我一个瘦弱老人,承担不起如此后果!比起离世,我宁愿带着疼痛活在世上,至少,我能有呼吸,能有亲人陪伴,能看见儿孙绕膝。
在无数个深夜,我泪流满面,孤独无助,只能无奈地接受手脚不听使唤,听力下降,甚至呼吸困难的现实。也曾在深夜里,恐慌地倒数着我在世的日子,这种痛苦,没有人能体会。
机缘巧合,我慕名找到海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李铎。李医生了解病情后,热心将我介绍给神经外科副主任宋少军。当我以为所有的程序将重演,战战兢兢地等待宋医生“例行”与我术前谈话时,他那句“别怕,手术虽有风险,但是是可控的,相信我”,让我的内心像打开了一扇窗,照进了阳光和希望。宋医生还找来科室教授李长宇组建治疗团队,研究手术方案。从那一刻我知道,从此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宋医生、李教授将与我并肩同行!
宋医生凭借20多年治疗神经类肿瘤的临床经验,驱除了我内心所有恐惧,我最终下定了决心做手术。记得进手术室前,我的内心不再是害怕,而且对愈后的美好憧憬。在接受治疗的日子里,大到手术,小到每一剂针药,宋医生都与我耐心解释,好让我时刻掌握自己的身体情况。短短两周的治疗,扫清了笼罩在我们全家20年的阴霾。现在我的身体逐渐好转,听力得到了恢复,手脚也有劲儿了,满怀希望见证孙子上大学、成家的那一刻。
非常感谢宋医生、李铎医生和李长宇教授的帮助,他们对患者的关心和高度的责任心,让我至今即便离开了医院,仍倍感温暖。非常感谢海南省肿瘤医院培养出如此医技高超,医德高尚的医护队伍,我衷心希望好医生一生平安,也希望医院能为更多有需要的患者,提供精准、人性化的医护服务,造福百姓,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