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提醒救了3代人的命 内镜专家解读消化道肿瘤那些事

策划/梁山 文/梁山 内窥镜中心 发布日期:2018-12-14 点击数: 5506 次

为何年年做体检,却“检”不出消化道肿瘤?

医学博士、海南省肿瘤医院内窥镜中心主任宋健,为您解读消化道肿瘤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许多癌症其实都有早期信号,然而往往以为是小毛病,忽视了,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今天这个与癌症相关的案例,相信能给你一些启发!

今年51岁的李老板,事业有成,平时爱锻炼,饮食起居有规律。半年前例行体检时,各项指标基本正常。几项肿瘤标志物检测,也没问题。

前不久,李老板经常腹痛,按胃炎治疗,却不见效。经人推介,到海南省肿瘤检查,结果查出胃癌(Ⅱ期)。

   正常体检为何查不出“元凶”

宋主任介绍说,一是肿瘤标志物有“障眼法”,甚至有的患者肿瘤多处转移,标志物仍然显示正常;二是肿瘤标志物因个体差异,和确诊肿瘤的关系并不密切,标志物异常的不一定得了癌症,得了癌症的,标志物也不一定异常。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目前消化道肿瘤的标志物均不太敏感,胃肠道肿瘤仅有20%左右的阳性率。

因此,常规体检,可能放过肿瘤“元凶”,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怎样才能查出“真凶”

宋主任说,对于消化道肿瘤,在检查肿瘤标志物的同时,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必须进行胃肠镜检查,才能真正揪出真凶。

什么人要及时检查

宋主任仔细询问后,心中一惊,暗叫不好,赶紧叫李老板带家人检查。

因为消化肿瘤一般都有家族史,或有不良饮食习惯,包括嗜酒、抽烟、喜食热烫食物、腌制食品及煎炸食品等,以及接触、饮用辐射、污染水源等有关。

宋主任发现李老板没有什么不良嗜好,生活质量不错,也不存在污染源问题,潜意识判断:家族史。

果然,李老板76岁的父亲进行胃镜检查,也发现患胃癌,好在发现及时,没有扩散。

李老板27岁的儿子,进行胃肠镜检查,也查出慢性胃炎、胃幽门螺菌感染及肠道息肉病变。

李老板和父亲及时做了手术,消除了大患。李老板儿子进行了药物干预,钳除了肠道息肉,消除了隐患。

宋主任提醒:有家庭肿瘤史、尤其消化道肿瘤史的,一级直系亲属,一定要早筛早查。

   消化道肿瘤那些事

消化道恶性肿瘤占成人肿瘤发病率的50%左右,且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早期发现困难,死亡率很高,一人得了消化道肿瘤,全家人都要去检查。

 为什么会得癌呢?癌症很多时候是吃出来、懒出来、拖出来的!在目前肿瘤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不能够从根本上预防肿瘤发生的情况下,合理的饮食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便成为肿瘤防控的关键所在!

在中国男性发病前10位的恶性肿瘤中,消化系统肿瘤占据5个!分别是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如果从发病比例来讲,消化系统肿瘤差不多就占了70%!而对于女性来讲发病前10位的恶性肿瘤中,消化系统肿瘤总共4个,分别是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所占的比例是60%~70%。

微信图片_20181214102020.jpg

消化道肿瘤早期治愈率高。数据表明,早期发现消化道肿瘤,治愈率在95%以上,甚至可以达到100%。如果到了晚期,存活率不超过10%,所有患者5年生存率不超过20%,死亡率较高。

专家建议

做肿瘤筛查非常重要!特别是消化道肿瘤,普通体检如不做胃肠镜检查很难发现消化道肿瘤。

针对消化道肿瘤的高发病率,宋健建议:

1、年龄大于40岁以上的,不管男女,都要及时做消化道内镜的筛查。

2、胃癌、肠癌的高发地区,家族中有人得过消化道肿瘤的,需及时做消化道内镜筛查。

病从口入。管住嘴,迈开腿,就能降低患消化道肿瘤的概率。

如何正确饮食?欧洲癌预防组织和国际营养科学联盟提出了如下建议:

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包括动物油和植物油),以鱼、禽、瘦肉、低脂奶制品代替动物油过多的肉食,以煮、蒸食物代替油炸食品。

增加绿色叶类和根类蔬菜、水果的摄入。

多吃淀粉和纤维多的食物。保持适当的体重。

每天的食盐摄入低于5克。

保护食用水的卫生,少吃腌、熏食物,不吃发霉食品。

你的家族中有过这类患者吗?如果有请一定不要忽视,定期去医院做肿瘤筛查!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一定要做胃肠镜检查。如果没有,也请坚持好的生活习惯,让肿瘤无法靠近!

1544754075(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