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心电诊疗工作近30年,擅长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传导阻滞、电解质紊乱及各类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分析和诊断,尤其在复杂心律失常、危急重症心电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较高诊断水平。
主持人:正常的心脏应该是怎么样的?它是怎么工作的呢?
陈黎平主任: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也是最累的器官。【人体各个器官都需要氧,但氧从哪儿来呢?人从空气中呼吸获取的氧,进入肺部通过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转换成含氧量高的动脉血,进入心脏,心脏就像似一个泵,把含氧量高的动脉血,泵到身体各个器官,如此周而复始。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血液循环,按循环途径和功能不同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分支→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回右心房。特点为:流程长,流经范围广(做工多→肌肉发达→心室壁厚)。功能为:物质交换。肺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干→肺内各级分支→肺泡毛细血管→各级静脉→左右两对肺静脉→回左心房。特点为:流程短,流经范围小(做工少→心室壁薄→相对于左心室)功能为:气体交换。】
主持人:临床哪些病情做心电图最有意义,心电图对哪些疾病诊断帮助最大,而哪些情况心电图检查只能起到辅助参考作用?
陈黎平主任:【1.心律失常心电图检查无可取代。心电图对诊断各种心律失常价值极高,简便易操作还物美价廉,特别适合基层医院应用,这几乎是其他所有临床检查无法取代的。2.心电图对诊断心肌缺血、损伤与坏死有重要意义。心电图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有很好的决定意义。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冠心病要靠症状加以分析诊断,不能完全依赖心电图。切记:心电图正常不能够排除患有冠心病的可能。3.对电解质紊乱早期有诊断意义。心电图对诊断电解质紊乱及某些药物影响有较大的帮助。正常情况下,体液中电解质浓度经常保持相对的恒定,当血浆或细胞内液的电解质(尤其是钾和钙)浓度增高或降低时,往往可影响心电图发生相应的改变。这些变化常在血液化学检验显示异常之前心电图就可以有表现,因此具有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4.对心脏肥厚与扩大有辅助参考意义。心电图可以辅助诊断心房、心室肥厚扩大。心电图对判断房室肥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最好要结合心脏超声、胸部X线及临床体征加以综合分析。5.对心脏病的病因诊断意义甚微。心电图对判断心脏病病因帮助甚微。心电图除了对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冠心病有绝对价值外,有时“二尖瓣P波”和“肺型P波”对病因诊断也有参考意义,除此之外的其他情况都很难单纯通过借助心电图来判断心脏病及病因。】
主持人:胸闷、心慌、胸痛,是心脏病吗?
陈黎平主任:不一定。【心脏病的常见症状包括胸闷、心慌、胸痛,但出现这些症状,不代表就是心脏病,也可能是神经功能调节失衡所引起。另外,剧烈运动、过度劳累时也会出现胸闷、心慌,但需要区别的是,非心脏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胸闷、心慌持续时间不会很长,休息后可能就会好转,而心脏病患者活动量大时会加重不适。因此建议,为了保险起见,出现该症状的人应该去医院进一步诊断,以明确是否有心脏病变。】
主持人:预防心脏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陈黎平主任:【简单来说就是两种:一是改变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适当运动、饮食有规律、荤素搭配、少吃油腻;二是高危人群循证用药,比如有高血压的人一定要按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有糖尿病的患者控制好血糖,血脂高的人要管好血脂等。】
陈黎平主任在线为听众答疑解惑
陈黎平主任
冠心病是心脏病的一种。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心脏病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种心脏病。
陈黎平主任
不能完全确定,要做进一步的基因检查才能确定。
有关“癌症肿瘤”的问题
听众朋友可留言咨询
海南省肿瘤医院的相关专家会及时为您答疑解惑
《健康海南岛》
“海南省肿瘤医院专家上线”特别节目
播出时间
每周五上午11:00--12:00
感谢海南省肿瘤医院对本栏目的大力支持
周五再会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