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天宝宝吃奶后窒息 海南省肿瘤医院急诊医护们紧急救命

发布日期:2018-08-31 点击数: 4507 次

2017年10月12日上午9点,五源河公寓一位出生仅37天的男宝宝因喝奶后窒息,被妈妈紧急送到海南省肿瘤医院急诊科。所幸,经过医护人员迅速紧张的抢救,孩子脸色逐渐恢复正常,血氧饱和度达到92%,接近正常值,病情缓解。目前,宝宝已送至海南省人民医院儿科进行下一步治疗。

“听到孩子哭了,我松了口气”

早上9点,一位穿着睡衣的妈妈抱着孩子哭着冲进海南省肿瘤医院急诊科,边跑边喊:“医生快点,我家孩子喝奶后窒息了!”急诊科医生杨磊接诊后,看到孩子脸色青紫,嘴角有白色的泡沫,她一边让护士去拿吸氧袋和吸痰器,一边呼叫科室主任张洁。

张洁赶到现场后凭借经验判断孩子是气管异物导致窒息,并立刻进行哈姆立克式急救。她让孩子趴在自己的腿上,同时一手垫在宝宝的腹部下,由急诊科其他两位医生轮流推孩子后背,护士长为孩子吸痰,同时给孩子吸氧。约七、八分钟后,宝宝哭声响起。但抢救并没有停止,直至20分钟后孩子的脸色恢复正常,嘴唇红润,哭声洪亮,血氧饱和度达到了92%(正常值95%以上)。

“孩子刚来的时候血氧饱和度仅70%,经过抢救,听到孩子哭出声,我们才松了口气。”事后,张洁主任告诉笔者。抢救时为孩子听心肺的唐海明医生则透露:“当时孩子肺部有明显的痰啰音,不排除因奶液倒流堵塞气管导致窒息。”

据孩子妈妈介绍,她们住在五源河公寓,小宝宝还有一个双胞胎哥哥,都是奶粉喂养。12日早上,孩子喝完奶不久,妈妈就发现他脸色发紫,叫他没有反应,也不哭。她立刻抱着孩子冲进了离家最近的海南省肿瘤医院。

谨记婴儿吃完奶要拍嗝

由于海南省肿瘤医院并没有儿科,在抢救时,张洁主任嘱咐宝宝的妈妈呼叫了120。救护车到达后,医护人员将小宝宝护送到车上。

张洁主任提醒新手爸妈们,由于新生儿的胃部和喉部还没有发育成熟,新生儿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新生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食物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当宝宝喝完奶后,由于胃里下部是奶,上部是空气,会造成胃部压力,出现溢奶、吐奶现象,如不注意有可能被宝宝吸入到气管内,以至窒息。因此,爸爸妈妈应及时帮宝宝拍打嗝,把气体排出。(王莹)

小编后记

听到宝宝的哭声医护人员的眼圈红了

一听到37天的宝宝窒息,笔者的心都揪起来。同样作为妈妈,孩子前三个月,我从来都小心翼翼,就怕孩子喝奶后会呛到,没想到现在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所幸,经过及时抢救,宝宝暂时脱离危险!

这是我听到最惊心动魄也最温暖的一次抢救。

当妈妈抱着宝宝冲进急诊室的时候,我们的急诊科医生杨磊最先接诊,杨磊是一位准妈妈,已怀孕8个月,她看到这么小的宝宝遇到了危险,声音都颤抖起来,大叫着:“主任,主任,快来。”

急诊科张洁主任一出来,就接过宝宝,一边为宝宝行哈姆立克式急救,一边温柔抚摸安慰宝宝,她的眼神温柔而又紧张。“他这么小,软绵绵的,看他这么受罪,心里只想让他赶紧好起来。”张洁说。

负责为宝宝吸痰的护士长张树丽说,当时,真的很不忍心给宝宝吸痰,将管子插进气管太难受了。

终于,大家听到了宝宝的哭声,虽然只有一声,在场的医护人员们眼圈都红了,可抢救现场并没有一个人说话,仍各自做着自己该做的事。

由于海南省肿瘤医院没有儿科,吸氧的管子其实并不适合小宝宝,医护人员抢救过程中就一手拿着氧气管放在宝宝鼻子处,一手拿着氧气袋。

自宝宝送进急诊科到上救护车时,张洁主任一直抱着小宝宝,她紧紧护他在胸前,像护着一个无比珍贵的宝贝。

每个宝宝都是一个天使,是爸爸妈妈的宝贝,可当他遇到危险的时候,他也是医护人员的宝贝。人们常说,医者父母心,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们有的已经做爸爸妈妈,有的即将做爸爸妈妈,他们何尝不是将自己的感情移入到这个宝宝身上呢。

这个时候,没有人在乎是不是先交了费,也来不及记下宝宝妈妈的名字和电话,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宝宝,你快好起来,我们真的很挂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