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小孔+4厘米切口 搞定早期胃癌 看看医生咋弄的

发布日期:2018-08-31 点击数: 11719 次

近日,海南省肿瘤医院为一位59岁早期胃癌患者行医院首例全腔镜胃癌根治术,此项手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医院技术空白,标志着医院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步入国内先进行列。

看案例

59岁的林先生是海南陵水人,两年前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胃炎。近两个月来患者疼痛加重,经朋友介绍来海南省肿瘤医院就诊。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病理结果提示:局灶腺上皮可疑癌变,病灶不足1厘米,诊断为早期胃癌。该院胃肠外(二)科赵曦主任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在与林先生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于81日实施全腔镜胃癌根治术。

胃镜检查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窦糜烂等

由于胃部供应血管多、解剖层面多、淋巴清扫难度大、胃肠吻合复杂等因素,使得全腔镜手术技术难度大,对医生的操作技术要求极高。术前,赵曦主任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鉴于早期胃癌病灶小,需利用术中胃镜精准定位胃癌病灶,确定胃部切除范围。术中,赵曦主任发现患者门静脉血管先天发育畸形,手术刀贴着管壁不足1毫米的门静脉血管游走,稍有不慎即可引发术中大出血。赵曦主任凭借丰富的手术经验和团队的密切配合,手术历时4小时最终获得圆满成功,患者术中几乎无出血,经腹腔镜观察孔腹部切口仅为4厘米。

传统胃癌手术腹部切口约15-20厘米,患者痛苦大、恢复慢,近几年来逐渐兴起的微创外科技术——腹腔镜技术为胃癌患者带来了福音。

赵曦主任介绍,所谓全腔镜胃癌根治术,就是通过在腹部开5个钥匙孔大小的小洞,插入直径1厘米的腹腔镜,将手术区域图像清晰显示在高清显示屏上,医生一边看“电视直播”,一边操作器械进行胃癌切除、淋巴清扫和胃肠消化道重建。切除的胃标本最后通过一个4厘米大小切口取出,创伤更小,切口更美观,患者的“元气”被最大程度保留下来,术后恢复快。

全腔镜胃癌根治术实现了手术过程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而传统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则仅在腔镜下完成肿瘤的切除和淋巴结清扫环节,胃肠吻合则需要外科医生在小刀口下手工吻合。从技术上来说,全腔镜手术技术难度更高一筹,是真正的微创腔镜手术。

 

赵曦主任(右一)及团队为患者手术

“这个胃癌患者是我们科室有史以来手术恢复最快的一个。胃肠外(二)科护士长宁秀婷告诉笔者,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并非偶然,与手术结合快康复管理理念密不可分。

何为“快康复”?

所谓“快康复”,即快速康复外科,是指在术前、 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已证实有效的方法以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术后病人尽早下地是“快康复”的重要指征。大手术患者长时间卧床易患坠积性肺炎和下肢静脉血栓,术后尽早下床能有效预防手术并发症。此外,常嚼口香糖也是“快康复”的措施之一,能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

经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术后当晚,林先生顺利排气排便,由家人搀扶下床走动;术后第一天,林先生便可自己下床活动,晚上即拔除胃管。

 

后第二天患者自由走动

日前,身体恢复良好的林先生告诉笔者:“没想到经历了一场大手术恢复这么快,完全出乎意料。白天在医院我完全可以自理,不需要家人陪护,儿子老伴替换着晚上陪护就行,很是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