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陷阱的爱河
2017年4月23日,星期六。
吉亚梅手术后的第10天。
明媚的阳光透过洁净的玻璃窗,照射进海南省肿瘤医院妇科病房,吉亚梅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已经开始变得红润的脸上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微笑。女儿吴丽芬周末从定安县赶来,坐在病床前拉着妈妈的手,叽叽喳喳说着学校老师、同学们的关心和问候。护士博文、黄妍、雪微在给吉亚梅洗头、剪发,做生活护理。窗外不时吹来阵阵清新的海风。丈夫吴开安看着眼前温馨场景,想着几个月来妻子四处求医的酸甜苦辣,眼睛禁不住湿润了。“这个医院真正是咱老百姓的医院,医生护士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
生命险境的爱河
13种疾病,像一座大山,压得吉亚梅和他的家庭喘不过气来。
盆腔恶性肿瘤、宫颈恶性肿瘤、大量腹水、右侧大泡性肺气肿、左侧胸腔积液、双肺感染、左下肢深静脉血栓、高血压……,多病缠身让吉亚梅面临生命的险境。
苍天无情,人间有爱。海南省肿瘤医院先后3次组织多学科专家集体会诊,在医疗费不足的情况下,成功为她实施了高难度的肿瘤切除手术,把处于险境中的吉亚梅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绝望如冰 凝固全家笑容
吉亚梅是海南五指山人,自小家庭贫困。成年后,婚姻不幸,吉亚梅被迫离婚。1994年,吉亚梅嫁给了定安县金鸡岭农场职工吴开安。两人婚后育有一女,孩子乖巧可爱,取名吴丽芬。丽芬渐渐长大,和父母感情深厚。虽然家庭依旧贫困,但丈夫疼爱,孩子懂事,吉亚梅安于这清贫快乐的生活。
今年初,不幸突然而至。吉亚梅左下腹总是伴着阵阵隐痛,随着病情加剧,她甚至吃不下饭。
“她的肚子越来越大,像怀孕一样。”吴开安说,到4月8日入住海南省肿瘤医院时,吉亚梅肚子大得像孕妇,小腿肿胀,行走困难、饮食困难、大小便困难。“吃不下饭,就给她熬粥。她一天连1/3小碗粥都喝不下,勉强吃下,很快又吐出来。”
“我妻子她人很好,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知道家里没钱,她病痛如此严重,都忍着,一点不抱怨,也不提出治病的要求。”吴开安深觉对不起吉亚梅,因为妻子从五指山嫁过来,他一直没有帮助妻子将户口迁到金鸡岭,因此也无法在当地参加新农合。没有医保,贫穷的他们面对如此重症,束手无策。
尽管如此,吴开安还是四处借钱,将妻子送到定安、海口多家医院检查,最后确诊得了癌症,同时身患多种其他疾病,手术风险非常大。“我们先后去了海口3家大医院,都因为难度太大,风险太大而不愿意为她手术。”吴开安不敢将病情诊断告诉妻子和女儿,他无奈地将妻子接回家。疼痛难忍时,就陪妻子去医院打打消炎针缓解疼痛。
“我没有能力送妻子出岛治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病情迅速恶化,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自吉亚梅患病以来,这个家再也没有了笑容,9岁的吴丽芬深怕妈妈会离开她,每天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吉亚梅床前,握住妈妈的手,问妈妈好点没有?还疼不疼?小姑娘经常背着爸妈抹眼泪。
“全家人都很绝望,每天愁眉苦脸。”吴开安说,有天他打电话找亲戚借钱,吴丽芬听到爸爸要借7、8万块钱才能为妈妈治病,终于忍不住大哭起来。“爸爸,我们家那么穷!妈妈的病要这么多钱才能治好吗?如果借不到钱,妈妈是不是就会离开我?”
吴开安抱着女儿默默流泪,他安慰女儿,也暗下决心,只要有医院愿意为妻子治病,吃多少苦、冒多大险、借多少钱他都愿意。
绝处逢生 春风融化坚冰
4月初以来,吉亚梅病情急剧恶化。肚子肿胀如鼓,连呼吸、说话都困难了。看着妻子生命之树日渐枯萎,吴开安只得又将妻子送到定安县人民医院,检查发现:吉亚梅胸腹部都有积液且双肺出现感染性病变,肿瘤病变部位也迅速扩大。
“我已经不抱希望了,都打算为妻子准备后事了。”就在吴开安陷入绝望之时,转机来了。4月7日,海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刘韦淞带着医院妇科主任王俪桦几位专家到定安县人民医院进行肿瘤防治讲座。在带教查房时,刘韦淞、王俪桦看到了吉亚梅。初步了解吉亚梅病情后,从事妇科临床工作36年的王俪桦决定将患者接到海南省肿瘤医院治疗。她相信,凭自己30多年来在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恶性妇科肿瘤诊断和治疗上的造诣以及在完成万余例各类妇科手术中所积累的临床经验,加上海南省肿瘤医院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强大的肿瘤专家团队,即使手术难度再大,风险再大,也能为吉亚梅解除病痛,帮助这个绝望的家庭走出困境。
当吴开安听说海南省肿瘤医院愿意为妻子治病时,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么多大医院都说不能治,你们能治?”反复多次确认后,他立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妻子,吉亚梅喜极而泣。是的,她留恋这个美好的世界,舍不得爱她的丈夫和可爱的女儿,舍不得这个贫穷却又充满爱的家,她愿意为她所爱的人赌上一把!
4月8日一大早,定安县人民医院的救护车将吉亚梅紧急转送到海南省肿瘤医院。医院的医生护士早做好了准备,救护车一到,他们立即将吉亚梅扶上担架,推进为她准备的病房。这一切做得干净利落、有条不紊。
“这是一家新的大医院,所有的一切都是崭新的,医生护士态度非常好,那病床是我走了几家医院都没有看到的病床。”吴开安说,这是他几个月来在妻子求医过程中看到的最好的医院。病房设施非常好,两个人一间房,病床可以自动调节,房间有WIFI信号,连病房的门都是缓冲门,开关悄然无声,以保证患者静卧休息。
待吉亚梅安顿好后,医护人员立即为她做了初步体检、询问病史、了解病情、安抚情绪。护士推着吉亚梅做了妇科的专科检查以及其他各项辅助检查。针对吉亚梅饭菜难以下咽的特殊情况,医院营养科为她定制了专属营养流食,帮助她恢复体力,增强活力。
看到这一切,吴开安安心了,他相信:妻子有救了!
名医妙手 “病树”吐发新芽
手术前的4月13日上午,记者在海南省肿瘤医院采访时,看到了吉亚梅。
她安静地斜靠在病床上,脸色蜡黄,双眼毫无光采,肚子高高凸起,询问她病情,她嗫嚅着,声音低不可闻。护士长张小娜解释,吉亚梅太虚弱,长时间进食困难,导致她营养差,体力近乎虚脱。
王俪桦介绍了吉亚梅自4月8日入院以来的情况。“吉亚梅患有盆腔恶性肿瘤、宫颈恶性肿瘤、大量腹水、高血压、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多种疾病。”记者看到,在王俪桦签名的诊断书上列有13种疾病。CT显示,吉亚梅的腹腔里长满了大大小小的肿瘤,最大的直径近30厘米。
命运该是多么残忍,把这么多疾病加诸这个贫困女子于一身!
但吉亚梅是幸运的,在医疗费用尚有很大缺口的情况下,海南省肿瘤医院毫不犹豫地将吉亚梅收治住院,并决定尽快手术。
“为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医院先后两次组织全院13个学科的专家进行会诊。大家综合分析患者病情,一致认为:如果不及时手术,患者随时都可能病情恶化而失去生命。而手术的难度和风险都很大,最危险的是腿部的深静脉血栓,万一术中血栓脱落,就可能导致肺栓塞或心梗、脑梗,抢救的机率很小,甚至可能下不了手术台,无论是患者、医院还是手术医生都将承受极大的风险。”王俪桦说,为了保证手术安全,会诊专家决定先做介入手术安装静脉滤网,避免术中发生血栓脱落。但安装滤网又要增加几万元费用,这更让吴开安难以承受。
“先不要考虑钱,救人要紧!”远在北京出差的王铁林院长在电话中听了吉亚梅的病情汇报后,不容置疑地指示,“尽快安排手术。”吉亚梅的病情已经延误了,3个月前检查时,肿瘤才10厘米左右,迟迟未能做手术,竟又长了20厘米。“这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手术,是一场和死神争夺生命的战斗,手术越早越好,吉亚梅生存的希望就越大。”王俪桦说。
4月14日上午9点,针对吉亚梅的手术,由我国著名的腹部肿瘤外科泰斗邵永孚教授主持相关科室专家做了第三次会诊,仔细分析了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精心制定了手术方案及多套应急预案。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上午11点05分,吉亚梅被推进手术室,首先由介入专家牛惠敏主任做介入手术,在吉亚梅血栓处安装好滤网。12点10分转入另一个手术室,为吉亚梅实施肿瘤切除手术。
这是一个漫长、复杂又精细的手术,看看病历上专业的手术名称就知道了:肿瘤细胞减灭术+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乙状结肠直肠切除端侧吻合术+腹腔粘连松解术……
参加手术的专家团队阵容强大,个个都是精兵强将:主刀医生王俪桦,妇科主任,曾完成上万例妇科手术;主刀医生邵永孚,我国腹部肿瘤外科泰斗,海南省肿瘤医院业务副院长,肝胆外科和胃肠外科首席专家;手术助手李铎,肝胆外科主任,在美国医院工作多年并完成了8000多例腹部肿瘤手术;手术助手刘月玲,妇科副主任医师,妇产科硕士、麻醉师谭志明,麻醉科主任,有着30多年麻醉经验,曾任第一届中国抗癌协会麻醉镇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吉亚梅的腹腔打开后,在场的医生都倒吸一口气,她的腹腔内密密麻麻长满了大大小小的肿瘤,严重挤压腹内脏器,腹膜、大网膜、肠管、肠系膜、肝脏、子宫附件表面、膀胱、及直肠窝多个脏器被肿瘤侵犯,手术的确不容分秒耽搁。“如此大、如此复杂的手术,在全国都是少见的,”有着2万多例手术经验的邵永孚教授对记者说。手术历时3小时10分钟,获得圆满成功。
“单单是腹水及粘液就抽出了4500毫升,切除的肿瘤有12斤多。”让所有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感到欣慰的是,手术非常顺利、非常成功,凡是大于1厘米的肿瘤都切除了,术中出血1200毫升。手术后,吉亚梅立即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特别护理。
4月20日下午,记者在重症监护室再次见到了术后的吉亚梅,她已能开口说话,腹部变得平坦,脸上也有了血色。她微笑着说:“以前站不得、坐不得、蹲不得,躺着又不能翻身。现在肚子变小了,身子轻松多了,可以翻身了。”
“如果不是海南省肿瘤医院愿意给我妻子做手术,她真的不能活到今天。是海南省肿瘤医院给了我妻子第二次生命,让她重新回到我们身边。”看着妻子转危为安,看着妻子面色恢复红润,吴开安难抑内心感激之情。
吉亚梅这棵濒临枯萎的生命之树,经名医妙手精心治疗,焕发生机,吐出希望的新芽。
医患和谐 同奏生命之曲
24℃,这是海南省肿瘤医院先进的层流手术室设定的恒温。这是最佳的手术温度,它既不会让静躺的患者由于体温散热快而感觉温度低,又不会让穿着厚厚无菌手术服的医生感觉太热导致流汗多不便操作。
这是一个适宜生命的温度,它温暖、妥贴,恰到好处地安抚着病患及其亲属的心灵。
“医院好、医生好、护士好!我们现在相处就像家人一样。”吴开安很惭愧,他对重症妻子的照顾,还不及医生护士那么细致,那么耐心。
护士长张小娜介绍,医院给吉亚梅提供的是特级护理,每天三班倒,24小时都有护士照顾,每班有两名护士。输液、喂药、喂流食、记录病情变化……每一样疾病护理,专业熟练;洗头、洗脸、刷牙、擦身、大小便清理……每一样生活护理,周到自然。
“照顾我妻子的护士都是年轻的小姑娘,她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就是这些小姑娘,对她没有一丝一毫的嫌恶,反而是打心里关心她,同情我们一家不幸的遭遇,她们总是轻言慢语、面带微笑,像照顾自己的妈妈一样自然而然。”吴开安说,妻子从小到大都生活在贫困的家庭,也许除了襁褓中的记忆,再也没有人如此精心地照顾她了,即使他身为丈夫,也没能做得这么好。
手术做完了,但高额的医疗费用仍困扰着吴开安。王俪桦为吉亚梅的外甥女陈琼苑提供病情诊断书、检查报告、病危通知书、手术通知单、吉亚梅住院照片、费用清单等,支持陈琼苑在微信圈发起了“爱心筹”活动,两位为吉亚梅手术的主刀医生—邵永孚教授和王俪桦主任分别为她捐款500元。王俪桦在网上留言表明自己就是主刀医生,表示要和患者共同面对疾病,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有了医生的证明,1000多名素不相识的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吉亚梅捐款49000多元。他们中既有医学教授,也有刚上学的小学生,多的数千元,少的5毛钱。每一分钱都书写着人间真情,每一分钱都彰显着无疆“大爱”。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让原本就生活困难的吴开安家雪上加霜,如同风雨飘摇中的一叶小舟。幸运的是,吴开安很快发现,小舟上有很多人与他同舟共济,吉亚梅这滴苦水滴进了浓浓的爱河。
吉亚梅垂危之际,海南省肿瘤医院来了,从院领导到医生护士40多人参加了对吉亚梅的救治;手术中需要输血,热心的村民来了,定安的、五指山的,20多个村民自发赶到海南省血液中心献血;手术后,面临巨额医疗费用,吉亚梅的亲友、吴丽芬学校的老师、同学和素不相识的热心网友,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
“海南省肿瘤医院是一所开业刚三个月的新医院,为吉亚梅做手术,医院承受着巨大的风险,万一稍有闪失,医院的声誉在社会上将产生严重的副面影响。但疾病面前,救人要紧,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医务部主任董学新说,“海南省肿瘤医院和定安县人民医院签定了肿瘤防治合作协议,吉亚梅是第一位转诊患者,医院非常重视,更何况吉亚梅才44岁,还很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患者及家人对医院的充分信任。吴开安多次表示:我们相信医院,相信医生,风险再大,也要做手术解除妻子的病痛,即使妻子真的死在手术台上,也接受这一结果,不找医院闹事。
“医患是生命共同体,惟有信任,才能共赢。在决定做不做手术时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医患心灵的默契。患者多一分信任,医生就多一分信心。当一个人生命垂危之际,最希望他活下来的,除了亲人,就是医生。”王俪桦深有感触地说,医学是爱的产物,医生之所以敢于承担风险,既缘于对生命的敬畏,更缘于对人性善良的笃信。在医患纠纷频发的今天,吴开安夫妇的信任,增强了我们宁肯承担极大风险也要救治吉亚梅的责任感和信心,这也是吉亚梅手术成功和顺利康复的关键所在。
吉亚梅是不幸的,苍天不公,将多种灾难降于这个弱女子一身!
吉亚梅是幸运的,她遇到了海南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