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肿瘤防治能力逐步提升——肿瘤患者不出岛可接受专业治疗

发布日期:2018-08-29 点击数: 4388 次

4月15日至21日,我省将开展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今年的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副主题是“加强健康教育,远离不良习惯”。 记者从海南省肿瘤防治中心获悉,随着我省肿瘤专科医院——海南省肿瘤医院投入运营1年多以来,我省肿瘤防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如今,肿瘤患者,尤其是腹部消化系统肿瘤、肺癌的患者,不出岛也能接受到专业、先进的治疗。

巧用“3D打印技术”为肝癌患者精准切肝

 “3D打印技术”或许不陌生,但是巧用该技术为患者精准切肝,有很多人可能第一次听说。

海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李铎介绍,采取“3D打印技术”的3D成像系统,可将患者现有的CT影像在电脑上生成直观的三维模型,并进行模拟手术,协助医生为患者精确设计出科学、精准的手术方案。

去年7月份,38岁的一名男性患者腹部胀痛有5天时间,来到海南省肿瘤医院就医,被确诊为肝癌。病灶位于肝门部位。手术前,通过3D成像系统,清晰地显现出肿瘤与肝门部位重要血管的关系,为精准切肝提供了重要依据。

当月,64岁的男性肝癌患者右上腹疼痛,持续性胀痛,CT提示肝巨大占位。利用3D成像系统的仿真模拟手术功能对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肝实质进行模拟解剖切除,精准计算出左半肝体积为:1165.8ml,右半肝体积为:263.8ml,准确测出了实施半肝切除术后的残肝比。为下一步手术的安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李铎说,“3D”成像系统解决了肝癌切除手术方案设计困难的问题,它通过对CT影像的分析,获得肝静脉、门静脉、肿瘤等三维可视化结构和空间位置关系,医生可以直接在电脑上旋转、缩放、解剖器官模型,能够对所有复杂情况进行分析然后精确制订手术方案,并能在电脑上模拟手术过程,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据了解,海南省肿瘤医院利用“3D”成像系统,已成功实施了多例极其复杂的肝癌手术。

为腹部肿瘤的患者提供多学科综合治疗

所谓的腹部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就是联合多个学科,如内科、外科、放射诊断和病理科为腹部消化系统肿瘤患者采取化疗、放疗、手术等措施进行整体综合治疗。

海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李铎说,开展手术是肿瘤治疗措施之一,但针对进展期肿瘤患者,如果不能完全将肿瘤切除干净,局部治疗将会适得其反,造成全身扩散。肿瘤治疗的目的是提高生存率和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这就是肿瘤专科医院所谓的“肿瘤观念”。

47岁的冯女士,是结肠癌患者,在其他医院做过手术后,癌细胞转移到肝脏。转到海南省肿瘤医院后,经多学科会诊后,制定了周全的治疗方案。经过化疗,肿瘤缩小了40%,再进行手术切除,接着追加化疗。目前,冯女士恢复良好,有望长期生存。

治疗肿瘤,要有肿瘤观念和整体观念,这也是海南省肿瘤医院作为肿瘤专科医院的特色之一。李铎认为,所谓的肿瘤观念和整体观念,不单单看局部的技巧,关键要看整体,要看治疗效果的最大化,要看治愈率、看生存期。

随着肿瘤知识的普及,尤其是肿瘤专科医院推广多学科会诊制度,很多综合类的医院也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给病人制定最好的治疗方案。实际上,很早就有这种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现在是越来越被同行接受,成为一种趋势。

氩氦刀消融术在海南省肿瘤医院应用

 4月初,海南省肿瘤医院氩氦刀治疗中心成功为一名晚期肺癌患者实施了氩氦刀冷冻消融术。该项技术的应用,填补了海南省肿瘤微创消融技术的空白。

患者的肿瘤直径达5.5厘米,紧邻上腔静脉,且已经出现骨转移,经过专家多次讨论,决定给患者实施氩氦刀冷冻消融术进行治疗。术后即刻CT扫描显示鸭蛋大小的肿瘤被精准冷冻消融。

海南省肿瘤医院氩氦刀治疗中心主任李志刚介绍,氩氦刀主要适应中晚期无法手术的患者,以及病人的身体状况或心肺等功能不能承受大的创伤性(开胸、开腹)手术,或不愿意手术的病人。因为氩氦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手术刀,不用开胸剖腹,是一种冷冻微创消融设备,治疗过程与穿刺活检类似。把消融针(刀)经皮肤穿刺到肿瘤部位,接通氩气数秒内针尖冷冻到零下150度左右,肿瘤组织会冻成一个坚硬的冰球;再接通氦气使针尖温度快速上升至零上2040度,让肿瘤细胞膜破裂液化,达到肿块消融目的。

   目前,肿瘤的外科治疗微创化已经成为医学界的共识,李志刚认为氩氦刀通过几根针就可使10厘米以下的肿瘤消融,术后只需观察3天即可出院,是微创理念的最好诠释。氩氦刀只需在穿刺区域局部麻醉,冷冻治疗全程患者意识清醒,甚至可以在治疗时带耳机听音乐以放松紧张的情绪。由于氩氦刀禁忌症少,所以适用于全身实体肿瘤,尤其对肺癌、肝癌和前列腺癌有很好效果。对于晚期癌症,氩氦刀可以最大限度的减低肿瘤负荷,为后续的治疗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有效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