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院长您好!真是太感谢您了。如果没有您,我爸爸的病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2017年8月24日上午9时许,海南省肿瘤医院医生办公室,带父亲到医院复查的周女士对海南省肿瘤医院业务副院长、技术顾问邵永孚说。
因为患有胃癌和罕见的肠道粪类圆线虫病,周女士的父亲周老伯辗转了几家医院就医都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人也日渐虚弱。今年4月,周老伯被转进省肿瘤医院接受邵永孚治疗,当月就康复出院。
“我们运气好,遇上了邵院长。他对病人就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耐心。”周老伯的老伴动情地说。
在邵永孚50多年的从医生涯中,这样的疑难杂症,他至少遇到过两万多例。“邵院长工作非常努力。在医疗行业,有些医生遇到棘手的手术会迟疑,害怕失败了会影响自己的名声。邵院长从不考虑这些。只要他觉得还有一线希望的,他都会尽力去挽救患者的生命。”邵永孚的学生、海南省肿瘤医院腹部外科主任李铎表示,哪怕只有1%的生存希望,邵老师都会努力为患者争取。
邵永孚,在业界有着“全国腹部肿瘤第一刀”称号,别人不敢做的手术他敢做。这份底气,来自他50多年的临床一线经验。他在胰腺癌、肝癌、大肠癌、胃癌、乳腺癌的诊治方面拥有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手术并发症、死亡率、生存率方面至今仍保持着国内最佳记录。
“医学是经验科学,需要点点滴滴的积累。”从医科大学毕业后,邵永孚就再也没离开过手术刀。如今,已是76岁高龄的邵永孚精神矍铄,手不抖眼不花,一天还能进行两三台高难度的手术。
在邵永孚的手机里,有近10个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组成的微信群。在这些微信群中,邵永孚会对这些医生遇到的疑难杂症给予指导并分享病例。邵永孚每周都会坐至少4趟飞机出岛。除了海南,全国各地的很多医院遇到疑难重症患者,都会邀请他前去进行会诊及手术。
在邵永孚形形色色的患者中,有政府官员,有富裕的经商人士,也有贫困的百姓。但是在他的眼中,自己面对的永远只有一种人——患者。
“邵院长经常自掏腰包资助一些家庭贫困的患者。去年4月初,一位定安患者身患卵巢癌、宫颈癌等多种疾病。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她想放弃治疗。邵院长不但为她主刀做了手术,还带动医护人员为她捐款。”李铎回忆道。
一位来自澄迈的患者,在门诊室对邵永孚说,“邵院长,我很希望能找您看病,但是我没钱挂您的专家号。”邵永孚笑着对这位患者说,“你去挂个普通号就行了,我来给你看。”
“上世纪90年代,我经常来海南进行会诊,那时候就很喜欢海南。”谈起和海南的缘分,邵永孚如是说。当筹建中的海南省肿瘤医院向邵永孚发出邀请时,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从肿瘤医院的规划到投入运营,邵永孚做了大量的工作。
“胃癌、肝癌、大肠癌是海南人多发的肿瘤疾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过去,很多患者要到岛外接受治疗。如果海南能提升这方面的医疗水平,患者就不用辛苦地跑到岛外求医了。”邵永孚希望通过肿瘤专科医院的建设,不断提升海南癌症治疗的水平。
“我已经76岁了,能多做一点是一点。”邵永孚希望将自己的余热挥洒在海南岛上,用自己的医疗技术为更多海南的患者解除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