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患者颈部有过放疗病史,大面积皮瓣移植风险高难度大,之前多家医院不敢贸然尝试手术,可海南省肿瘤医院的头颈外科专家却有底气攻坚克难,他们脑洞大开,创新技术,在阿公身体上打通一条长8cm的“隧道”,将背部带蒂皮瓣巧妙运送到颈部,成功化解了移植难题。
“弹劾”大肉瘤
55岁的韩阿公是海口本地人,2006年在外院诊断为鼻咽癌,随后到广州接受放疗,治愈出院。2017年9月,韩阿公无意发现右颈部有多发肿物存在,且伴随阵发性疼痛,辗转多家医院住院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且逐步加重,局部发生溃烂、疼痛。今年7月初,韩阿公被转院至海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进一步治疗。
巨大肉瘤表面破溃
经检查发现,韩阿公右侧颈、肩、项部存在一处巨大肿物,面积约12×24cm,肿物表面呈大面积破溃,病理诊断为肌纤维母细胞肉瘤。
“如此大面积肉瘤着实罕见,患处肉瘤长期溃烂无法愈合,且持续处于进展状态,谨慎制定最优治疗方案才能给患者生的希望。”海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主任钱永告诉笔者,为了科学评估手术风险,他组织科室人员多次讨论病案,反复论证手术环节,还专程邀请肿瘤内科、放疗中心、影像中心等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得出仍有手术和治愈机会。钱永主任团队制定以下手术方案:先将肿瘤彻底切除,再移植自体背部的带蒂皮瓣修复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背部缺损处取腹部皮片移植修复。
7月26日,韩阿公被顺利推进手术室。
手术前的紧急抢救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手术前后患者情况复杂多变,对于麻醉和手术医生来讲,最可怕不是发生危险,而是发生危险之前没有警惕,发生危险之后没有处理预案。
为患者行气管切开术
在麻醉前访视过程中,麻醉科赵聪聪医师对韩阿公的治疗经过和身体状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和评估,针对患者曾多次接受头颈部放疗导致关节功能受限的情况进行专门汇报,麻醉科谭志明主任充分考虑到患者麻醉后出现困难气道的可能性并制定了相关预案。
在手术麻醉阶段,韩阿公在给予全麻诱导药物后果然出现颈部僵直、张口受限、头部无法后仰、气管插管无法实施的情况,如不能迅速建立人工气道,韩阿公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面对这一突发状况,麻醉科贾真医生和赵聪聪医生依照预案准确判断了患者的病情,一方面迅速置入鼻咽通气道,面罩加压给氧,保证患者充分的氧供,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一方面通知已在现场做好准备的钱永主任团队,迅速进行气管切开术。患者放疗后局部组织变异,血供丰富,亦为气管切开术增添了难度,但由于术前准备充分,短短几分钟就完成了气管切开,为患者打开生命通道。
气管插管完成
从发现插管困难,到置入鼻咽通气道,再到完成气管切开术,前后历时不到十分钟,正是各环节医生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严格把控手术环节,才让韩阿公的手术之路有惊无险平安结束。
大开脑洞的皮瓣移植
选定移植皮瓣区域
根据肿瘤切除的位置和面积大小,钱永主任精心选定右侧背部皮瓣,这个位置不仅离移植区较近,还便于剥离大面积皮瓣,且不用切断皮瓣供血血管,将大大提高移植皮瓣存活率。
为患者切除肿瘤
那么如何在不切断皮瓣供血血管的前提下将背部皮瓣运送到移植区呢?钱永主任大胆创新,在患者腋下及锁骨下开辟一条“人工隧道”,背部皮瓣走这个“捷径”,就能最大程度降低手术风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术中,钱永主任率邓达医师、周涛医师将13×24cm(比切除肿瘤略大)的巨大带蒂皮瓣通过8cm长的“绿色通道”安全转移,顺利抵达右侧颈部移植区。在手术室、麻醉科医护人员的紧密配合下,手术共历时8个多小时,最终取得圆满成功。目前韩阿公皮瓣移植区血运良好,术后身体正在康复中。
为皮瓣转移打通“隧道”
手术室护士配合医生进行灯光操作
医生缝合移植皮瓣
钱永主任介绍,该例手术采用的自主创新技术为我院首次开展,达到了预期的手术和治疗效果,皮瓣转移途径、皮瓣巨大面积、转移隧道长度在类似文献中均无报道。
小科普
肌纤维母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梭形细胞肉瘤, 诱发原因不详,可发生于儿童或成人,为低度恶性,易复发,一般认为手术切除是治疗肌纤维母细胞肉瘤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