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对点”“手把手”中国志愿医生进入五指山

策划/丛松滨 图文/董怀满 发布日期:2018-07-10 点击数: 7083 次

7月7日,由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省肿瘤医院9名新老中国志愿医生和4名志愿者组建的志愿者服务队走进海南省五指山市,对海南省中部地区医疗中心——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指导、帮扶、培训和交流。

 

本次活动主要为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急需的神经外科、放射科、肝胆外科、妇产科、重症监护、中医科、病理科进行传、帮、带、扶,通过带教式查房、讲课培训、技术管理培训等方式给予当地医疗支持,“点对点”进行医疗技术指导,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解决基层医生困惑,推进医疗扶贫工作。

活动前张洁医生与当地医院多次沟通帮扶科室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需求提前制定预案,到达医院后便迅速展开工作。张洁医生在重症监护室为医生们详细讲解了内环境的调节及胰岛素泵在不同病理生理环境中的应用。

 

妇科王俪桦医生是此次活动年龄最大的志愿医生,通过深入查房、与科室医生座谈了解到该院妇科人员少、技术水平低,能开展的手术项目少,希望建立长期联系,每半月进行一次手术帮扶,带动省第二人民医院妇科手术水平的发展。

王丽桦主任带教式查房

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核磁共振检查项目刚刚开展,我院于丽娟医生提前做好教学PPT,深入浅出的为该科室医生讲解核磁共振的临床应用及脑部、骨科、肌肉的成像特点,并会诊2例疑难病例,1例核磁MRCP成像提示胆道肿瘤,1例肺内结节考虑早期肺部肿瘤,该院医生表示受益颇多,希望能定期予以讲课会诊。

牛惠敏医生是中国志愿医生队伍中的一名老同志,曾在飞机上施救乘客的事迹被各大媒体报道,投身志愿服务活动的他乐此不疲,本次帮扶中,他深入导管室“手把手”传授技术,并提出导管室中必须配备的辅助设施。希望通过对基层医院的传帮带扶,带动基层医疗水平,使老百姓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局。

新加入中国志愿医生活动的赵曦医生说,自己从医以来一直致力于志愿服务活动,这次加入中国志愿医生,跟志同道合的同事们一起为贫困地区的医疗事业服务,倍感荣幸。另外,他自己出身农村,如今学有所成,以志愿者的身份进入山区,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赵曦、王正文医生分享经典手术案例视频

病理医生是“医生的医生”,病理提供的诊断是临床诊断金标准。我院病理科赵荷医生是九零后,虽然年轻但业务能力娴熟,到达科室后与当地病理科医师共同阅读疑难切片及阳性切片,帮助其完善诊断内容并分享国际最新诊断标准。

我院病理科医生赵荷正在阅读疑难切片

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设施齐全,开展了针灸、推拿、康复等治疗方式,但科室人力资源匮乏,专业医生严重稀缺。

海南省肿瘤医院高继河副院长全程协助志愿医生,深入调研贫困地区的就医情况及医联体帮扶情况,提出海南省肿瘤医院将一如既往的秉持厚德、精医、严谨、仁爱的院训,积极为海南省医疗事业发展和海南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关海敬与该院医生就中医针灸治疗展开交流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据了解,中国志愿医生在凌锋教授的发起、组建之下,已在全国燃起燎原之火,一批批素有扶贫济困情怀的医生不断加入进来,身体力行,为医疗扶贫奉献力量,为贫困地区雪中送炭,送来先进技术,提升医疗水平,为老百姓开展义务医疗服务,为健康扶贫贡献力量。

本次活动的组织者刘健医生表示,中国志愿医生致力于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类似的志愿活动每年都有,医生们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并且所有的医生都是自愿的,志愿贡献出时间和报酬。未来希望更多的志愿医生加入进来,为更多的老百姓送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