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患者呼吸困难,与呼吸肌功能的减退有着密切关系。呼吸肌是指与呼吸运动有关的肌肉,包括肋间肌、膈肌、腹壁肌、胸锁乳突肌、背部肌群、胸部肌群等。
如在缓解期进行呼吸肌锻炼,则可有效预防呼吸肌疲劳和呼吸衰竭的发生。目前,常见的呼吸肌锻炼方式一般可以选择多种运动方式联合进行,包括有氧运动和肌肉训练等,如快走、游泳或者慢跑、哑铃、椭圆机、瑜伽、太极等,除此之外我们来重点介绍下呼吸肌训练,具体康复锻炼方式有:
1.缩唇呼吸模式
1)方法:鼻腔缓慢深吸气直到无法吸入为止,保持如吹口哨那样的缩唇姿势缓慢呼气,注意呼气时不需用力将肺排空。
2)频率:按照以上的方法每天练习3-4次,每次15-20分钟,吸气时默数1、2,呼气时默数1、2、3、4、(5、6、7、8),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4倍。
2.腹式呼吸模式
1)方法:即深吸气(鼓起肚子)3~5秒,屏息1秒,然后缓慢呼气(回缩肚子)3~5秒,屏息1秒,呼吸要深长而缓慢;
2)频率:每次5~15分钟,逐渐增加训练的时长和次数
3.有效咳嗽训练
取坐位、半卧位或站立位,四肢放松,深吸气后屏气2-3秒,然后张口,声门打开同时腹部收缩用力咳嗽,连续2-3声,3次/天,每次5分钟。
4.爬楼梯训练
住院或居家期间可以进行爬楼梯训练。可根据自身情况爬2-3层/每次,然后平地步行2-3分钟,循环进行,时间控制在30分钟/次,2次/天。
慢阻肺患者在康复训练中应遵从医嘱,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度和强度的选择,注意循序渐进,一般来说运动时候有中度呼吸困难和疲劳状态即可,如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或疲劳状态则说明运动强度过大,应该立马停止。呼吸功能的改善,并非一朝一夕,持续进行康复训练才能使患者持续收益,所以贵在坚持。
注:文章中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