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放化疗后易出现皮肤溃烂、术后出现伤口愈合不良,而愈合时间较长,给患者身心带来了巨大痛苦。光动力疗法是一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物理干预治疗方法。研究报道,波长为600~700nm的红光可直接作用于血管、神经末梢及皮下组织等,提高细胞的新陈代谢,使糖原、蛋白生物合成增加,促进细胞合成和伤口愈合。波长为405~470nm的蓝光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大量实验研究中显示能促进伤口愈合。
作用机制:
光疗法是利用光源治疗疾病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其通过光化学效应和热效应而起作用。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患者,会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红光为波长600~700 nm的可见光,可深入人体组织10~15 mm。红光照射创面的作用机制为:(1)可使线粒体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促进三磷酸腺苷分解,增加蛋白合成量,刺激细胞增殖,还可改善微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2)可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抑制炎症反应,使伤口的水肿和疼痛减轻。(3)可促进胶原沉积,加速伤口愈合。
蓝光是波长405~470 nm的可见光,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发细菌内源性卟啉而杀灭细菌。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内源性卟啉,在吸收一定波长蓝光后,被激活为高能量的不稳定卟啉,与三态氧结合并形成不稳定的单态氧。单态氧与细胞膜上的化合物结合后损伤细胞膜,从而导致细菌死亡。对放化疗后皮肤溃烂、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等予以红蓝光联合照射,既能促进伤口愈合,又能达到杀菌效果。
适应症:
伤口愈合不良、脂肪液化、急性/慢性创面、体表急性/慢性炎症、创面湿疹、带状疱疹、放射性溃疡、放射性口腔溃疡、放射性皮炎、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等。
治疗方案:
(1)光源距离体表10cm左右照射。
(2)患者治疗过程当中以患者产生痒麻、针刺、跳动等感受为最佳效果。
(3)照射每次治疗20分钟,效果显著,最佳疗效每天照射2次或以上。
禁忌症
(1)对光敏感患者禁止照射。
(2)眼睛尽量不要直视设备光源。
临床案例:
1、鼻咽癌放疗后颈部皮肤溃烂,我们结合红蓝光+紫外线照射治疗,疗效较好。
2、直肠癌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外科清创后,给予红蓝光照射,伤口愈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