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如何应对化疗不良反应

发布日期:2018-05-08 点击数: 6965 次

化疗以后没什么反应,是不是治疗效果不好?用药后胃口不好,可不可以索性不吃了,把肿瘤饿死?用药后便秘了,怎么办?肿瘤治疗过程中如何正确应对化疗后的不良反应,一起来看看吧!

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但这类症状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治疗效果没有直接关系。并非所有药物都会引起恶心、呕吐,如靶向药就不会产生这类症状。恶心、呕吐的症状可以被控制,合理使用止吐药后可逐渐消退。那么,如何正确使用止吐药呢?

一般在用药前,医生都会按药品的品种、特性和大部分患者出现症状的可能性,选择性使用长、短效止吐药加以预防。止吐药主要包括静脉类和口服类。静脉类止吐药,护理人员将遵医嘱合理安排好用药。口服类止吐药,建议第1天在用化疗药前1小时口服,可咨询护士用化疗药的时间,也可在护士挂第1瓶补液时口服,因为一般第1瓶补液到化疗药之间的间隔时间约1小时,第2天和第3天,建议在早餐后半小时口服。

使用止吐药,应严格遵医嘱达到用药次数和剂量,由于化疗药可能引起迟发型的呕吐,需使用多日止吐药进行预防,因此,患者切勿根据化疗天数擅自停用止吐药。

建议合理安排用药当天的早餐。用药当天不可空腹,建议患者少量多餐,选择清淡饮食,避免油腻、辛辣的食物,避免单独进食太稀薄、易吐、易反酸的食物,如粥、豆浆等。

如患者属于药物敏感体质,首次用药后出现无法耐受、必须治疗的严重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并在下次用药前告知医生曾出现过的症状,便于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腹泻

据统计,25%的肿瘤患者在使用药物后会出现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时习惯的现象,75%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可出现腹泻的症状。过多的排便可引起乏力、盗汗的症状,甚至影响人体蛋白含量,间接造成血象改变,影响下次治疗时间。因此,需注意排便的次数和颜色,并采取一定的辅助措施。

注意合理膳食,适当均衡搭配。腹泻期间,建议少量多餐,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炸、油腻、辛辣的食物。由于腹泻造成水、电解质的丢失,在无特殊限制的情况下,每日水分的摄取应在20003000 mL,并可适量补充橙汁、葡萄汁、香蕉、杨桃等富含钾、钠等电解质的食物。可在进食流质食物时,搭配馒头、面包等固体食物,有效提高食物在胃中消化吸收的时间。调整适当体位。对于胃肠道术后或消化吸收不良的患者,建议用餐后平卧30分钟。

当出现严重腹泻症状和乏力、腹胀、水肿等电解质紊乱时,须及时就诊。

便秘

肠道的异常状态可影响患者的胃口,影响营养摄入和吸收,甚至导致治疗的延误。据统计,47.9%接受药物治疗的肿瘤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便秘,主要是止吐药、止痛药、进食少、水分和运动不足导致的。

患者需保证足够的水分,每日摄入2000 mL的水分。清晨起床后,饮用200 mL的温水,有助于刺激肠道蠕动。应保证合理的膳食,如无饮食或特殊检查前的进食忌口,可增加富含纤维如芹菜、青菜、水果、豆类、全麦面包等食物,促进肠道蠕动。应注意适度的运动,可在家中做扫地、擦桌子等家务活动,或在室外进行慢走运动,量力而行的活动,对患者身心具有积极意义,可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建议选择相对固定的时间排便,餐后用双手紧贴腹部做从右向左的顺时针按摩,可帮助肠道被动或主动地有效活动,促进排便。

据统计,75%的肿瘤患者使用化疗药品后可能引起非外力损伤型的黏膜溃疡,部分患者可出现口腔溃疡或肛门黏膜溃疡。使用药品后造成的黏膜细胞损伤和溃疡,可影响患者食欲和日常吞咽,并可能引起疼痛和进一步感染。

使用药品前,如原先患有口腔疾病的患者应先至口腔科完成必要的治疗。用药期间,建议进食柔软易消化的食物,并使用软毛牙刷刷牙,每餐餐后都需刷牙,每隔12小时漱口,可有效避免口腔溃疡。

注意观察药物性的黏膜损伤,包括肛门黏膜的情况。保证合理膳食摄入,尽量保持两便通畅。由于肠道细菌的存在,建议每日使用温水清洁会阴部。每日更换柔软、干净的棉质内衣内裤,避免肛门黏膜的损伤、感染。如发生肛门黏膜的破损、感染,须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