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是“世界镇痛日”,今年的主题是:“提高疼痛的综合疗护能力”,旨在提高人们对镇痛(疼痛缓解)重要性的意识。
你信不信?日常很多疼痛可能与你的姿势相关。
疼痛是一种警报信号,是一种主观感受,或说疼痛本身就是疾病。疼痛会带来很多痛苦与不适,疼痛有很多治疗方法,但对一些慢性疼痛,使用非药物治疗对患者可能更加友好。
其实,生活中较常见的颈椎痛、腰疼、膝关节疼痛。它们大多是因为这些部位,长时间过度“劳作“出现劳损后,造成的疼痛或是退行性改变形成的疼痛。
这些疼痛往往跟年龄增长相关。
岁月催人老。我们无法避免老去,但我们可以减缓身体的劳损。简单说,不良的姿势习惯,会加速某一部位的劳损,而良好姿势则反之。因此,平时养成良好姿势可有效控制身体劳损。
良好的姿势,能使身体肌肉和骨骼保持平衡状态。在此状态下,肌肉会发挥最有效的功能。而不良的姿势,会导致身体各部分出现“错误关系“,给支撑结构造成更多”负担“,并导致身体的支撑基础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从而加速劳损。
成人姿势错误的高发生率与高度专业或重复的运动模式相关。
比如长期伏案写作、长时间劳驾驶,对腰椎、颈椎都会造成严重的“劳损“。
而这种因姿势习惯形成的疼痛,药物的作用不仅非常有限,甚至还会形成副作用或依赖性。
姿势与疼痛极为复杂。有时,一些错误姿势却不会出现疼痛症状?而一些看起来细微的动作或姿势,却可能引发严重的损伤?
这两者的答案取决于错误姿势的持续时间,会导致骨骼、关节、韧带和肌肉过度的应力和张力。过度的应力和张力在重复的运动中会使得损伤大于修复,引发疼痛。
运动和疼痛
运动促进身体健康。但科学运动方法很重要,不恰当的运动方式可能会损害健康。健身要正确选择运动方式和运动负荷。运动“损伤关节”的说辞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多项研究证明,关节经常运动能让关节软骨受到适当的刺激,促进新陈代谢。这样关节滑液在关节内到处流动,起到润滑和提供营养的作用。
相反,如果长期不运动,关节内的滑液无法充分流动,起不到润滑剂的作用,而且关节周围的肌肉组织会日渐萎缩。久而久之,关节就失去了保护,关节损伤的几率自然会增高。
运动有很多讲究。良好的身体力学,需要各关节充分参与,但又不会给关节造成过度劳损。而过度的运动,不仅不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可能会给各关节部位造成损伤,留下疼痛隐患。
因此,日常运动中一定要掌握好“度”。
长期运动后,有些人膝关节受损,就是由疲劳堆积导致的,并不是跑步运动本身导致的。
对于运动时有疼痛的人来说,最好不要带痛运动,让专业的医生或物理治疗师帮忙把疼痛问题处理后再运动。运动是需要计划的,它和工作一样重要,我们需要从小的运动量开始,逐步进阶。
专业的治疗
专业治疗包括现代康复方法。其中有:物理因子治疗如高频电疗、干扰电治疗、温热磁疗、超声波治疗等;现代手法如关节松动术、筋膜松解术等;运动类如医疗运动体操;传统的治疗方法如针灸拔罐刮痧等
康复治疗非药物治疗。它是通过科学的“调理“或运动指导,从而帮助患者恢复并维持良好的身体力学姿势和运动姿势。”解铃还须系铃人“,康复治疗是根据患者病因,对症施治,达到能事半功倍治疗作用。
专家介绍
吴小丽
康复医学科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医疗专长: 神经康复 (含肌电图 )、肌骨康复、肿瘤康复盆底康复等。
社会任职: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第六届中国康复医学会电诊断专业委员会第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康复分会第一届委四届委员会委员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肿瘤康复专委会委员等。
林熙高
康复医学科主管技师
医疗专长: 擅长颈肩腰腿疼痛等手法治疗,对癌性疼痛、运动损伤等康复治疗有丰富经验。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文/康复医学科林熙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