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如何找到转移癌的元凶吗?来,看这里

发布日期:2023-02-28 点击数: 2087 次

今年27岁的小丽(化名)脖子上长了一个硬块,做了淋巴结活检,检查结果显示为颈淋巴结转移性腺癌。怀疑肿瘤已经转移多处,但仍查不出原发病灶在哪,如果查不出来,就会非常难治。

无独有偶,对于原发灶不明癌,王先生也很苦恼:“我父亲被查出癌症晚期骨转移,胸口经常疼,做了PET、CT等各种检查,都查不出原发灶位置,也不知道是什么癌,没有办法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我们该怎么办?”

“原发灶找不到”是困扰肿瘤患者及家属较为特殊的问题。为了试图找出肿瘤原发灶,这些患者经历了漫长的检查过程。如果找到了原发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吃靶向药,或者进行放化疗,以减轻病痛,找到活下去的希望。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有一些肿瘤患者在寻找原发癌的检查中,被癌症一天天地折磨着,加之检查项目多,费用巨大,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患者在承受癌细胞扩散的折磨时,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那么,发现转移癌,为什么确诊还这么难?


什么是原发灶?

原发灶,顾名思义就是肿瘤细胞起源的地方。在现有癌症诊疗体系中,明确原发部位是进行精准治疗的基础。“对症下药”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只有找到了明确的病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但是,临床上有大约5%-10%的肿瘤患者,即使通过详细的临床检查也无法确定原发灶位置,我们称之为原发灶不明转移癌(CUP),这类肿瘤患者面临的抗肿瘤诊疗,就如“无头悬案”一般,令医生和患者头疼。


世界范围内,原发灶不明转移癌位列最常见的十大癌症之一,死亡率排名第4位。它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原发灶不明,治疗只能以经验为主,患者预后普遍较差,所以需要明确原发部位。只有准确地了解肿瘤原发部位及组织类型,既可按照原发肿瘤的类型进行治疗,又有助于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肿瘤患者也可以减少重复的检测、检查、影像、活检等。


为什么原发灶难以发现?

造成“原发灶不明”的原因有很多,根据临床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可能原发肿瘤很小,生长缓慢,通过现有的影像学或其他检测技术检测不能发现;

2、转移的肿瘤细胞可能改变了外观,因此可能不再像原发部位的肿瘤(即分化差或未分化);

3、原发灶被人体的自身免疫系统消除了。


找出原发灶需要多种手段

通常情况下,原发灶的寻找需要经过临床、影像学、细胞病理学、组织病理学筛查等过程。其中,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最高级别、准确性最可靠的诊断依据,它也是临床确诊癌症的黄金标准。

1、全面评估

对于出现原发灶不明的肿瘤,患者需要接受全面的评估。主要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家族遗传病史(如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完善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电子计算机X 射线断层成像(CT)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检查。原发灶不明转移癌最常见原发位点有肺、胰腺,其次是肝胆、肾脏、肠、生殖系统和胃。

2、影像学检查

要确定肿瘤的原发位置,可从影像学进行初步判断,影像学即MRI、CT、PET-CT等等,影像学初步判断考虑可能是XX癌。结合病理检查,共同确诊肿瘤的原发位置。


3、病理学评估

原发灶不明癌症的诊断可以借助病理学评估。进行病理检查,就是为了明确肿瘤的性质、类型、分期,并根据病理报告内容,展开下一步的治疗。如果没有病理报告,仅仅是依靠其他影像学报告,很难直接判断疾病类型,很可能会耽误治疗。根据病理学特征,首先确定肿瘤大类,随后缩小范围,进一步确定肿瘤亚型,是属于腺癌、鳞癌、实体瘤(甲状腺、肝脏、肾脏或者肾上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生殖细胞肿瘤或者间皮瘤。最终可尝试通过形态检查和免疫组化标志物,确认原发位点。


找不到原发灶怎么办?

寻找原发灶的过程,漫长又复杂,有些在等待中依然查不出原发灶的患者,就要放弃治疗吗?其实并不是。做了一系列的检查,目的就是为了尽量查明原发灶,如果最终能明确原发灶来源,就能按原发灶来处理,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但现实可能存在:有的原发灶已经被人体自身免疫消除了,只表现为转移癌,或者是原发灶太微小,以现有手段、系统检查仍无法查出。

在确实找不到原发灶的情况下,建议肿瘤患者放平心态,不用过度纠结“原发灶在哪”,将原发灶不明癌视为一种特殊生物学行为的独立癌种,听从医生安排和建议,按照相应治疗规范指南进行治疗。

未来,随着影像学、组织病理和分子诊断技术的进步,不同检测手段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将推动原发灶不明癌临床诊断的不断发展,帮助更多的患者明确原发部位,从而实现癌症的精准治疗。

专家介绍


文/吴海燕 审稿/孟令茹  李大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延伸阅读

1、甲状腺癌术后服用“优甲乐”有讲究,你吃对了吗?
2、哪类肿瘤患者适合术中放疗?
3、【世界癌症日】关于癌症,这些知识你必须知道!